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吸不动

[饲养] 马蛉屌丝上怀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5 11: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年将马蛉上怀,用纸筒进行倒叫,限制其膀子抬起,之后马蛉在怀中开叫,但马蛉上怀不久就挂了,后又买马蛉进行倒叫,用光倒,马蛉根本不怕光,夜晚鸣叫不停,我感觉马蛉在纸筒中倒叫虽有效果,但是影响寿命,须子很快变短,养不长,而且上怀叫口也不勤,今年鱼缸中放上泥土,买了5只马蛉,昼夜不停叫,效果很好。结论:马蛉不好上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5 11: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鸣虫起于唐,兴于宋,胜于青,清朝时八旗子弟每天很清闲,可谓是当时民俗类的研究生,研究鸣虫,他们早已把鸣虫的玩法研究透了,如果马蛉好上怀的化,早就上怀了,蝈蝈、油葫芦以致部分蛉子为什么可以上怀,因为他们适合,虫文化是天人合一,不能违背鸣虫习性,这样不但体会不到虫文化,也失去了冬日玩虫的乐趣,北方玩蝈蝈、油葫芦为什么在冬天,因为旧京的北京是小冰河天气,10月就大雪纷飞,人们衣着厚实,唯有蝈蝈、油葫芦的名叫能够从厚棉袄中打出来,而且,人烟稀少,房屋低矮,没有这么多吵杂之声,叫声并不感觉吵闹,现在人为什么爱玩蛉子,暖冬,环境变化,衣着少了,现在人爱玩蛉子,可以揣在身上听叫,而且不会涨怀,凡事要随环境变化而变化,要根据鸣虫习性进行调养上怀才是正路子。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5 11: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形针也可拗个圈箍个食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5 14: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实用 了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5 21: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第一是湿度,第二在于虫子本身。还有关键的温度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 09: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bsbsbs于2016-01-15 11:22发表的:
鸣虫起于唐,兴于宋,胜于青,清朝时八旗子弟每天很清闲,可谓是当时民俗类的研究生,研究鸣虫,他们早已把鸣虫的玩法研究透了,如果马蛉好上怀的化,早就上怀了,蝈蝈、油葫芦以致部分蛉子为什么可以上怀,因为他们适合,虫文化是天人合一,不能违背鸣虫习性,这样不但体会不到虫文化,也失去了冬日玩虫的乐趣,北方玩蝈蝈、油葫芦为什么在冬天,因为旧京的北京是小冰河天气,10月就大雪纷飞,人们衣着厚实,唯有蝈蝈、油葫芦的名叫能够从厚棉袄中打出来,而且,人烟稀少,房屋低矮,没有这么多吵杂之声,叫声并不感觉吵闹,现在人为什么爱玩蛉子,暖冬,环境变化,衣着少了,现在人爱玩蛉子,可以揣在身上听叫,而且不会涨怀,凡事要随环境变化而变化,要根据鸣虫习性进行调养上怀才是正路子。
难得好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4: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bsbsbs于2016-01-15 11:10发表的:
我去年将马蛉上怀,用纸筒进行倒叫,限制其膀子抬起,之后马蛉在怀中开叫,但马蛉上怀不久就挂了,后又买马蛉进行倒叫,用光倒,马蛉根本不怕光,夜晚鸣叫不停,我感觉马蛉在纸筒中倒叫虽有效果,但是影响寿命,须子很快变短,养不长,而且上怀叫口也不勤,今年鱼缸中放上泥土,买了5只马蛉,昼夜不停叫,效果很好。结论:马蛉不好上怀
个人觉得断须和短寿应该不是纸筒的问题。可能还是太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