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1 15: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孵以后三四天的死亡率较高,主要原因有几点,一.湿度。这里面有个误区就是幼虫需要保证湿度,其实蝈蝈是阳虫,需要的湿度很少,饲料里面的湿度就足以保证它的生长需求,无需另外保湿,这是我多次总结出来的经验。只要是太湿,死亡率都会上升,甚至你的饲料都没必要太湿。二是通风,如果是小型饲养这一点不太容易做到,没有足够的空间通风会造成幼虫死亡,所谓通风不是那种大开大合的通风,仅指空气的自然流动。说白了采用我提供的紧凑式饲养环境通风是一个大问题,这一点是小规模饲养和大规模饲养相比无法企及的缺陷。三是幼虫底板的先天不足,这个就没治了,一般情况下,小蝈蝈不会因为传染性疾病死亡,至少我可没见过。如何判断幼虫是否挺过最初三四天的危险期很简单,只要看幼虫是否进食,肚子鼓没鼓,有没有细小的粪便产生,如果生理指标正常,那么恭喜你,幼虫已经完成从出孵到正常饲养期的转换。就进入下一环节了。
以前网上保留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