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7-19 20: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09年的时候,受禹州气象站的一个朋友的邀请去了禹州一次,禹州给我的印象很深,环境整洁,人也热情,朋友还特意带我去参观了禹州钧瓷展,我对瓷器不是很懂,但这个瓷器给我印象却是很深朋友还送了我一个罐子,但是可惜走的时候忘记带着了。
牋牋牋话又说回来,看了这个帖子和回复,不知道是什么心情的,想笑牋想哭,也可以说是哭笑不得吧,呵呵 ,但是我这次还真的是想更深的了解钧瓷了的,那位朋友提到了找百度,我百度打上禹州钧瓷,呵呵 ,还真的找到了,以下就是禹州钧瓷百度百科的介绍: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FUDpOAF9GTxd5Xlvn7q
简介
钧瓷之名,得之于禹州历史上曾经是我国第一个奴隶王朝——夏朝的都城,大禹之子启曾在这里的钧台宴会天下诸侯,举行盛大的开国典礼。由此而得名的钧瓷,它始于唐,盛于宋,特别是在宋代,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钧瓷被定为御用珍品,只能皇家使用,不许民间收藏,并在禹州城东北隅的古钧台附近设置官窑,故窑名钧窑,瓷名钧瓷。钧瓷首开铜红釉之先河,在我国陶瓷百花园里独树一帜,尤以“窑变”著称,被世人成为火的艺术,“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宋代以后,钧瓷逐渐消灭踪迹,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民间艺术家和专家的不断试验,使钧瓷再现于世,工艺也更加精美。
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钧瓷的恢复烧制工作开始,钧瓷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钧瓷生产工艺与水平都得到了划时代的提升,不断的作为国礼现身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