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聆听大帝

[饲养] 今年养伯劳有点多,对白斑分公母表示疑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9: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7楼(一生知己) 的帖子

7月算晚窝么?我有两窝7月雏,有窝是入伏拿的。
一窝三只,每窝都有一只带公相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9: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8楼(我爱佰劳) 的帖子

长大的伯劳公母黑带都过眼,额头,公的黑的多一点,母的黑的略少一点。
我听说过有母雏自小黑带过眼的。
但我没听说谁的自小鼻毛黑的结果是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4 19: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两雏!都没有白翅斑!但一公一母!母是老大!大而壮,眼带粗大过眼,毛色较淡,老二是公!毛色略深!从它们乞食叫声直接分别出公与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4 19: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我爱佰劳于2015-07-14 19:02发表的:
立场每个人都会有,但你站稳了吗?哈哈!套用一句凤凰台一虎一席谈的话。
既然是公和母必定有不一样的地方(至少生殖系统不一样),然而能随着时间而改变的能否就肯定说是“包公”这样决断的话呢?雏鸟生长分前后,黑带自出生以后就一直变化,有的先长,有的慢长,但最后都会过眼线的。以这个随时间变化的现象来判断是否过于草率呢?若然说这是可以用作判断公母的一个数据参考,这样说我想不会有人反对的。但包公一说似乎有点牵强了。
其实这位兄弟说到一个很关键的点:“黑带自出生以后就一直变化‘。确实,从开始没有,到逐渐有,到最后长成,这个黑带是在雏的过程中一直变化的。我们这里说的雏,是指还未出窝的幼鸟,其他鸟也是这么定论的。雏的过程有几个阶段,刚出壳的光板(肉疙瘩),针羽期,铲刀毛,正羽期。后面就是出窝,跳枝了。我个人认为,在雏的正羽期,辨别公母正确率最高,太小,黑带等其他方面还不够明显;太大,外面飞了一段时间,亚成鸟换毛了,黑带宽度变化了,那样看黑带就不准了,辨别又增加难度了。而且,我觉得在雏鸟正羽期掏出窝,性价比最高。不但老鸟喂食的时间比较长,幼鸟的体质比较好,公母好辨别,且在此时掏出人工喂养,和人也很亲近,可以说是事半功倍,所以我是选这个时期掏伯劳雏鸟。窝要侦查,看雏鸟长到什么程度了,且又尽量不让它父母发现。到可以拿的时候,一般我只拿绝对包公的,哪怕一窝7只中只有一只包公,我就拿这一只,有疑问的不拿,不破坏窝,把剩余的全部都留给老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4 19: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13楼(小上海) 的帖子

引用第16楼聆听大帝于2015-07-14 18:10发表的 回 13楼(小上海) 的帖子 :
纵观多条。
眼线过眼,鼻毛黑,这样的雏基本就是包公的。
但是这样的雏其实并不多。
总体来说大概平均两窝里,有一两只。
但也有一窝好几只都这样的。
是的,不用多的。伯劳繁殖季节,郊外的伯劳窝是到处都是,资源非常丰富,可以尽情地挑自己满意的,宁缺毋滥。我只挑绝对公的相貌,母的和有疑问的留给老鸟,并且不破坏窝,不影响老鸟对剩余幼鸟的喂养。也不多掏,到了自己所需的那几个,其余的就不要去打扰它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4 19: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一生知己于2015-07-14 18:55发表的:
我今年再上海掏了两窝头窝伯劳雏,一窝是4月17日掏的,一窝是4月23日掏的,两窝没有一只是黑眼线过眼的,只有2只鼻毛很黑的,我就养了2只鼻毛黑的,其余的送人了,结果这两只也没养成功,太闹,很难养,所以我觉得头窝的伯劳公的少,母的比例多,2窝的公母比例相对正常,因为卵生的动物,在孵化的过程中,公母的比例跟温度有很大的关系,温度高,公的多,温度低,母的多,为什么说头窝的母的多呢,因为头窝的伯劳3月份就开始孵蛋,在4月初就出鸟了,3,4月份的时候气温还很低,所以头窝的伯劳公少母多,相对2窝的伯劳公母比例就比较正常了,因为2窝伯劳6.7月份的时候气温高了,但是,头窝的伯劳比2窝的伯劳个头要大,体质要好,2窝伯劳个体相对要小的多,至于白斑,我个人认为,小雏尾羽长到5--6公分的时候,公雏白斑大而白。
确实有此现象,我也遇到过,在上海的个别地区,头窝雏鸟里公相的比率很低,但到第二窝就比率差不多了。但这不是上海的全部,多数地方,头窝的比率还是比较正常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4 20: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挑棕背伯劳,指的是窝雏,7--8天的时候,同窝,只挑黑眼线过眉明显,鼻毛黑贯穿,我只看这两点,至于白斑在那时候还不是很明显。至于黑线的变化,伯劳在尾羽长齐后就开始换毛了,最先是从背毛,鼻毛,眼毛,脖两侧开始换,公母换毛后黑毛都过眼。我前两天在家里用踏笼逮住一只伯劳,怎么看也看不出是公是母。我发上来大家看一下是公是母。
a1.JPG
a2.JPG
a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4 21: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6楼一生知己于2015-07-14 20:32发表的:
我挑棕背伯劳,指的是窝雏,7--8天的时候,同窝,只挑黑眼线过眉明显,鼻毛黑贯穿,我只看这两点,至于白斑在那时候还不是很明显。至于黑线的变化,伯劳在尾羽长齐后就开始换毛了,最先是从背毛,鼻毛,眼毛,脖两侧开始换,公母换毛后黑毛都过眼。我前两天在家里用踏笼逮住一只伯劳,怎么看也看不出是公是母。我发上来大家看一下是公是母。
我以为是母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4 22: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7楼养鸟007于2015-07-14 21:27发表的:

我以为是母鸟
我也赞同你的看法
眼线换毛后,公母略有不同,不过差异很小。只能大致形容,公的水滴型或叫泪珠型,大致看似好比呈三角型;母的的眼线较为平直,前后宽度差异没有公的那么明显,暂定称它呈长方型。但这也有特例,刘随缘老师就有一只,所以,幼鸟一旦换过眼线了,就比较难辩公母了。建议还是抓紧在正羽期的雏鸟时辨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4 22: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么多看法,也说说我个人辨别公母的方法,表达各自观点,取各家之长才有益自身及论坛的长远发展。
棕背伯劳公母的辨别晚辈其实不想参与,因为往往会引申出很多利益关系的挣拗。所以长年以来只看帖,并不参与其中。深知个中利害关系。公母之别众所周知是不同的两种生殖系统,分泌着两种不同的生长激素“雄激素”和“雌激素”对应着相应的不同生长周期,所以从各方面表现和外在现象必定有所不同。这就是从外在现象的延伸来辨别公母的一个根源。也就是所有辨别因素都不能超越的一个前提。
卵生的动物社会普遍认为是随着孵化的温度差别会对雌雄性别有着直接的联系,动物世界的纪录片也曾介绍过,可谓是有着科学论证的支撑的。这意思也就是认为雌雄的形成期是在孵卵抱窝时受到的温度差别时就形成的。破壳后就定性公母了,同时随着自身的雌雄激素的影响各自趋向不同的生长变化。所以就有了辨别公母的依据。

个人在本地区的棕背伯劳从外在现象观察公母有三点一生中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的:
一:从破壳开始前额区毛,暗藏毛根到未出白斑之前或在成年以后一生中毛向生长的排列是不会改变的。母的整齐整体向前呈箭头型。成年后也是整体向后。公的前面毛区会起阶,向左右两面发散生长,呈M字型。前毛区年久的成年公鸟会比后毛区隆起左右发散。

二:跳枝20来天后公母都会续渐在二级飞羽长出白斑,公的白斑一般会是亮白或带点麻黄色。母的会带粉红色。斑的大细每只鸟的生长各不尽相同,但颜色就非常明显的。无论换毛前后一生变化不大。

三:雌雄激素的引申会造就公母行为的变化,公鸟从教飞仔就表现出来,比如踩背一边摇头晃脑的跳舞一边唱歌,一直到成年以后。换毛的公鸟踩背时有时会有排精的行为,手背都给你弄湿
母鸟高兴兴奋时也会扭头磨牙和唱歌,但不会跟公鸟一样一直一边跳一边唱。

除了以上三点外就是各位所发表眼带是否过眼,胸毛、是否亮白颜色是否鲜艳等来佐证公母更进一步的确认了。但到最后还是要以谁下蛋谁就是母的最后来定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