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5-2 16: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猫仔所引
“广笼制作所选择的竹料多为生长期五至七年的毛竹,秋冬季从山上砍下来经过劈料、蒸煮、防虫等几道工艺后,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陈放三五年再使用,要求高的笼匠更是陈放十年八年,甚至十几年再使用。在传统的制料方法上有十蒸九晒一说,何为十蒸九晒?即竹料经过十次的蒸煮,晒了九次,最后一次是风干的。在十蒸九晒的过程中,竹料的废弃率非常高,一般生长条件不好和生长期不足的竹子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开裂,听陈国兴等老师傅说,十蒸九晒的竹料废弃率高达70%左右。”
此文下边还有部分:
“好的广笼必须保证用料严谨,笼形周正、扎实,笼膊整齐,打磨光滑,各部件的搭配大小适宜,保证全笼的周正、通透感,要简而不陋,繁而不紊。
记得有个玩家,手上“珍藏”一把全花52枝波笼,这笼的任何一个部件都配以夸张精美的雕刻,该玩家视为至宝,某日偶遇,见其手上托笼,笼装一绣,迈行于鸟市,寒喧后我端详该笼,雕刻工艺可谓一流,可惜因各部件的雕刻过于夸张,而笼身的制作又落于下乘,用手一摇,笼子有歪幌感,我摇了摇头,那玩家不解,后一一解说,那玩家恍然大悟,随后即处理该笼,并按我的一些建议,另配一笼,一直赏玩至今。”
个人鄙见;广式笼具历史悠久,其精品在选择原料,设计造型,制作工艺方面都比北笼变化多,且创新较多,非常值得北笼工匠学习。而且京津地区原不生竹,恐怕历史上也没有制笼行业。目前最著名的“涿州马”师傅,不是1937年才从北京回家乡,逐渐使此地成为北笼重要发源地。北笼制造工艺,最可能是从南方传播过去。那北笼更应向南笼前辈学习了。
但今天笼具市场巨大,广笼行销全国,西至西宁北到哈尔滨,占有市场份额不少。其生产绝不可能大部分是精品,少部分是行货。
按一般市场规律,多数广笼还是一般货色,达不到上文说的那种水平,且如南笼专家所言,一些广笼雕刻过分张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