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说养红子
2010-11-29 发表于新浪博客
一只好的红子,要用真金白银才能求得。
所以说,养鸟绝对是一件‘奢侈’的事儿。北京城爱鸟的爷们,为了一只看上眼的好‘红子’,不惜一掷千金,眼都不眨的故事太多了。
相传,民国的时候,“孙四”可是北京城有名的大财主,也是玩儿鸟的大行家,尤其对好红子情有独钟。1946年的秋天,和往常一样,他带着吕斌等一行人,在东四的“富友轩茶馆”和胡永忠,周鸣彝等老相识,喝茶聊鸟,偶一环顾,突然发现对面茶座有一位中年人,手提的笼子没扣布罩子,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里面有一只红子。孙四爷凝神关注(那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随便亮像儿的红子,必定不差,因为如果鸟叫了脏口,那主人的脸可丢大了),又细心一听,果然好音儿,心里不免就惦记上了,差吕斌过去,询问鸟的主人是否可以相让。没想到对方眼都不眨,开口就要十两黄金,而且还不许还价。孙四财大气粗,那只红子勾得他心痒难耐,当时就差手下人,回自己家里取来金条买了下来,得到心仪的爱物儿,豪花了二十块大洋在‘灶温酒楼’摆下酒席,请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喝酒,庆祝自己得了一只好红子,仿佛家中大办喜事一般。
1948年,河南人姓李名燕春的,手里有只会叫‘锵锵红’‘一得音儿’‘自个儿dei’的‘三音儿’红子,也是在茶馆里面被人看上了,虽然舍不得出让,但碍于中间人的面子,以一百五十块大洋忍痛割爱了。
一直到六十年代文革,刚开始“破四旧”,就是那般萧条惨淡的的时候,一只好红子也要几十块人民币。
北京玩儿鸟的老行家常说,‘生玩儿毛艳,熟玩儿口’,说的是,会玩儿的,玩儿的是“言语”(叫音儿),谁的红子有好‘言语’,无论主人的身份高低,都会受到圈子里大家伙儿的尊敬。好红子给主人带来的面子上的无尚荣光,可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所以,为了得到并驯养出一只好红子,爱鸟的爷们儿们真是费尽了心思,下足了功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