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文学界也有几位同学朋友,有时也看文学作品。今养鸟者来自各个社会阶层,但无论如何,养鸟应为雅事,谈论鸟事,亦以言之有物,合情合理,科学分析,文字优美有趣,既要继承传统,也要推陈出新为好。今见鸟友静房山人的一篇文章,文笔颇佳,谈古人养鸟经验,值得一读,摘录如下,以飨同好。
资料记载,国人饲养画眉,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宋人陈均曾撰有《画眉笔谈》集,对画眉的生态、捕捉及饲养方法皆有详细介绍,其中有“雄者最善鸣,性尤嗜斗,居山中必独居一地,不使它雄飞过,过即力斗,而雌鸟则否。然而其声清圆巧啭,恒以竹器置雌其内,设机械诱其焉。但其老者则不可驯,故多捕雏鸟以养。雏鸟宜初飞时捕养笼内,日喂以豆腐,稍长后,以米粒置桌上,诱其见及其嘴喙坚硬时,自能啄食。驯养过程,须使其常与猫、狗接触,免得日后生恐惊。喜食昆虫,亦可牛肉代之,亦可以虾蟹煨熟喂之。食器必须备水,以另一器置砂砾,因食肉时,喜食砂石。”又“欲试画眉能否教以语音,可于雏鸟未能鸣唱前置于山溪流水间,若能自鸣,该鸟可教。然后于夜间令其醒,教之以音,日久习惯即能仿效。最名贵画眉以能仿人教语音外,还能独仿飞禽鸣声。”
最早描述画眉鸣叫的有晋朝诗人王叔承:“隔枝幽鸟响笙簧,一断清音一举觞。绝胜花边催羯鼓,乱峰烟月半斜日。”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