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婆婆经常说:“蝈子就是他(指我老公)的祖宗”,这句话既精辟又总结的到位。
我老公是个蝈蝈控,具体控了多少年了,他自己说从十来岁就开始了,所以到现在没有三十年,最少也二十五年了。
结婚之前怎么控我不是很清楚,我只记得婆婆跟我说过,有一年春天的时候,发现卧室的窗帘(卧室外面是阳台)上爬着好多像大蚂蚁一样的东西,吓坏了,正准备全部剿灭的时候,我老公说那是他自己孵出来的小蝈蝈。原来冬天的时候他把蝈蝈卵埋到阳台上的花盆里了,他怕挨训一直没说。我婆婆说怪不得原来他从来不关心我的花,今年春天怎么老是往花盆里喷水啊(蝈蝈卵需要潮湿的环境才能孵出来)。
刚结婚后的一两年,由于孩子小,那时候上班有点紧张,没有太多的时间,他就经常去专门的市场买成虫,最多家里也不超过二十个,并且都是买公的,因为母的不会叫。
冬天的时候,晚上经常偷偷摸摸的把蝈蝈放在被子里(当然是蝈蝈放在专门的罐里,罐外面还要套上单独的罩袋),夜里我醒了老是听到他的被子里有声音才知道的。自己还用旧牛仔裤拼接上缝了好几个口袋,穿上绳子系在暖气片上给蝈蝈取暖。
夏天尤其是现在最热的三伏天,经常叫上朋友去山里野采,不管多热不管身上被咬多少包,就是为了丰富蝈蝈的品种。
近三年,简直是变本加厉了:1.买了各种各样的专业设备,有温度计、保温箱、温控计、加湿器、陶瓷加热棒等;2.各种各样的笼子,有竹子的、陶瓷的、木头的、玻璃的、塑料的、铁皮的、茶叶盒、酸奶盒,还有自己做的:让朋友用机床扯了木头,买了串羊肉串的竹签子,自己安装。装红酒的木头支架四周围上纱网也做成了笼子;3.还弄了石子、沙土、树枝放在笼子里,说是给他们一个仿野生的环境;4.经常网购,从网上买各种器材;5.现在已经几乎不买蝈蝈了,因为自己孵的都可以出去卖了,可是他舍不得。
除了买的面包虫、胡萝卜,自己精心给蝈蝈做各种的食物:把大米粒泡软了;把玉米面调成糊状;自己出去拔野菜;苹果、黄瓜啥的也经常给蝈蝈改善伙食;更控的是自己还孵油葫芦喂蝈蝈;还会根据蝈蝈的生长规律给它们调整饮食。
我家的阳台上从上到下都是玻璃的,夏天晒的很热,老公为了他的蝈蝈们,先是安装了窗帘,效果不好;去年又买了遮阳网,还是嫌不隔热;今年又安装了竹帘,看来效果还行,要不不知道还怎样折腾。
还有就是经常到处消毒,除了用紫外线灯外,还三五不时的兑上84消毒液,把蝈蝈笼子、用具等等都消毒。
老公虽然是个蝈蝈控,但是没有影响我们的生活,好处还是大大滴:
1.
老公不抽烟不喝酒,养蝈蝈虽然买了许多的装备,但是比起抽烟喝酒的来就不值得一提了,花钱了了;占地更是不多,在阳台上划给他一个角就够了。
2.
把老公锻炼的更加有耐心有爱心,现在家务做的可顺手了,做饭几乎都是他的事,还学会了针线活;蝈蝈再重要还是比不上我和儿子的,那是祖宗,我们是宝儿;
3.
有助于增进夫妻感情:虽然我从不照顾他的蝈蝈,但咱是农村出来 的,对这小昆虫的习性还是很了解的,关键时刻点拨他两句,就会让他受益匪浅,他经常会说:“老婆真厉害”,从去年开始,我几乎成了蝈蝈的专职摄影师,虽然老公照相技术比我好;
4.
有利于大家庭的和谐健康:老公会经常放在婆婆家四五只蝈蝈,婆婆给照顾的很好,经常说咱家里是常年鸟语花香啊;大伯哥是整天忙的脚不沾地的人,可是每次到婆婆家都会很细心的把蝈蝈观察摆弄一番,他也很喜欢,就是没时间;
5.
有利于增进友谊:春节的时候,婆婆的徒弟带着老公去给婆婆拜年,徒弟的老公看上了蝈蝈,就送给他两只,连笼子都送了,高兴的他合不拢嘴;
6.
电脑旁边放上两只,在上网的时候,就可以听到来自大自然的声音了,真是很惬意啊;
……
不能再说好处了,要不我也成控了……
老公虽然有控,但是不病态、不疯狂,在时间、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有个控还是挺好的,看来我还得继续支持他的控。
下面我就边上图片边解说吧,要不说不明白
有好多是昨晚拍的,儿子老是跟着我,听说闪光灯对孩子眼睛不好,我就都没开,有些太模糊了,将就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