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485|回复: 795

[闲聊] 【 鸡 的成语】      &am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 21: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出处 《庄子·达生》。


呆若木鸡出处
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子帮他训鸡。
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
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
又过了几天,纪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他那高兴的样子就甭提了。


庄子认为,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其实可以斗,可以应战,可以吓退群鸡。
活蹦乱跳、骄态毕露的鸡,不是最厉害的。
目光凝聚、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武林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敌人望风而逃。木鸡不易得,养鸡人知道。 武林高手难求,行走江湖的人也知道。“望之似木鸡”,这是斗鸡追求的境界。不是骄气,不是盛气,最终是一分呆气。(黄明坚)
要是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这个贬义词。然而,褒义词。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篇》,原本是个寓言。故事讲的是:因为齐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渻子的人,就专门为齐宣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齐王王问纪渻子是否训练好了,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齐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
又过了10天,齐王忍耐不住,再次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10天,纪渻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掉头就逃。“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他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
庄子这则寓言很有趣,同时也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在庄子看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现出来的也许是愚钝,真正有高超技巧的人看起来却有些笨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别人误解为胆怯。但是,如果真正处于非常境况时,这些人往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庄子通过这则寓言,也许是在阐明“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这正是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辩证思
发表于 2014-11-1 21: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鸡 的成语】      

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 21: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鸡 的成语】      

板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 21: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鸡 的成语】      

顶顶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 21: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鸡 的成语】      

浇浇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 21: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鸡 的成语】      

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 21: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鸡 的成语】      

加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 21: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鸡 的成语】      

升升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 21: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鸡 的成语】      

顶顶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 21: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鸡 的成语】      

加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