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从90年代初期开始养鸟的。
那个时候最火的就是养牡丹鹦鹉,同学的父亲因为养这种鸟竟然买了套房子,所以我毅然决然的加入了养鸟的队伍,一半是喜欢;一半是想赚钱。但是当时我毕竟是个学生,没有什么投资,养了几对棕头和一对黄桃脸儿,棕头比较争气,养了几窝小鸟,但是算下来没有挣到钱,倒是培养了兴趣。
后来工作了,养了一段时间的玉鸟,纯为观赏和听叫。有一段时间我去苏州工作,在那里我和绣眼结缘了。对于绣眼我是真的疯狂了一阵子,各种学习、了解和实践,玩儿的不亦乐乎。
2008年我去赤峰工作,开始养贝子,第一次自己挑了一只逃笼的小个贝子,回到宿舍精心照料,十几天后竟然大叫起来,当时的心情那叫一个美,大冬天的在南窗台,看着阳光里的小贝子欢呼雀跃的样子,特别感到满足。那时候还养过几只黄雀和黄腹山雀,其中一只黄腹山雀养了两年多,到水上公园放生都不走,于是又带回了家里,好生侍候。
2010年以后,我就专养贝子和红子了,特别偏爱红子。
这得从对中国传统文化说起,既然对国学感兴趣了,就自然对民俗有了向往,虽然养鸟算不上国学,但却是典型的民俗。特别是红子,在养百灵的短暂日子里,我接触到了红子,才知道小小红子竟是百灵的教师鸟。
红子不算是四大名鸟,无有虚名,但是它却是北方很传统的笼养鸟,从过去的宫廷到民间都有广泛的饲养。和小红子交流让自己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他不是繁殖鸟,他的歌声让我感到陶醉;他体型娇小,占用空间不大,是我有充足的空间欣赏他;他的毛色虽不华丽,但是色差明晰,特别是白腹黑头,显得格外精神干练。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我长期在外地工作,一个人很是寂寞,一只小山雀能够帮我打发时间,又能够做个陪伴,心里很舒服的感觉。
养红子都是追求鸣唱的,由于红子的名气,在大自然里被捕猎的很严重,所以有好的叫口的红子实在不多了,因此越是少就逮的越厉害,心里很不舒服。可是自己对于小红子已有依赖之情,难以割舍啊。现在对于呵护小红子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每天的换食换水打扫卫生从不间断,虽然一天不在家,听不到他们的歌声,但是心里想着都觉得美,希望和我结缘的小精灵们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
我认为可以适度的捕猎,也可以利用小生灵谋利,但是不要残忍,要有从心里喜欢的感觉才对。我饲养他是因为爱,因为陪伴,所以我会全心对他好,虽然我们不能用言语交流,但是我相信他可以感知我的一片心意,祝愿所有小红子、小贝子的主人们都能够细心呵护小精灵们,与他们结伴而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