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养鸟,别以为又是去鸟市买了,供在家里的笼中养鸟经,那就错了.本人是爱惜大自然自由自在的鸟儿,天天布食儿,哄着喂养那些天地精灵呢.
经过跟头把式、天翻地复、人间地狱地一大番折腾,终于在新家里安顿下来。
很久没有这种体会了,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邻居,宽敞敞、明亮亮、新鲜鲜、静悄悄,水泥、涂料气味儿十足还生分着的家,将心境盘剥调理的空荡荡的.深切切地体会着千百年流传的老话儿--新家,需要活物生气的润养哩!寂寞地站在新家的平台上,望着淹没在水泥楼群中的几抹绿色琢磨:这里,原是山林绿野,鸟儿们的领地,我们就这样堂堂皇皇地挤占了鸟儿的家,鸟儿们会怎样安身(可能鸟儿们安起“家”来也容易吧)?小精灵们不留住,此方地精气脉岂能旺盛?!和平共处,和谐共生,到哪儿也要讲究个生气十足呀.一个人可以过得清冷孤独,但是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生存过程中怎能容忍万物萧条呢。
我听过这样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二战时期,德军攻占前苏联的列宁格勒,久攻不下,希特勒决定改变战术,宣称:应当用饥饿来扼杀列宁格勒。从1941年9月到1944年1月,列宁格勒被围时间长达900天。艰苦卓绝的900天,列宁格勒城内有64万2千人死于饥饿与严寒,2万多人死于德军的空袭与炮击。然而,当人们重新进入这座城市时震惊地发现,城内虽人伤物毁但却草木葱荣,没有人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里用城内的一树一枝取暖,饥饿难捱时没人采一草一叶裹腹。一城人用生命诠释着大爱;用一腔热血将爱家爱国的高尚情操载入史册。壮举,让人们在强烈的心灵震撼中感到无限钦佩,如此高贵的品质体现,给后人留下了何等丰厚的精神财富。每每想到这个故事我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的一个朋友叫阿德里亚娜,意大利人。那年,去欧洲考察路过罗马时,阿德里亚娜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那是我第一次到国外的朋友家,感觉一切都那么新鲜。我参观了她的居室;看了影集和她父亲亲手绘制的画儿;品尝了她新手做的正宗的意大利点心----,但是给我留下最深触动和印象的,是阿德里亚娜领着我到平台上喂鸟儿。平台上放了许多盆花,在花中间的空地上,阿德里亚娜随意地撒了几块面包,告诉我说是鸟儿的。当时我很有些吃惊:"给过路的鸟儿?"阿德里亚娜笑着地说,大家都是这样啊,尽量让鸟儿在落地休息时,能有吃的。看样子爱护鸟儿、爱护动物在那里是再平常不过的举动了。
还有,罗马路旁那结满累累果实的橘子树,一排排整整齐齐地沿深到尽头。火红的橘子就这么挂满枝头,红的耀眼地挂着、挂着。
真希望在我的国家,也能时时处处感受到珍惜和爱,人人都有这样厚重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
试想,人连自己的基本生存环境都不爱惜、都无法保护,连只鸟儿都不想给子孙后代留下,谈发展岂不是滑稽?--既然本人是一个对社会、家庭责任感极强的人,当然尊重万物共生的生存规律。在此安家,于“公”于“私”都不能不与周围的地藏、生物“招呼应酬”,而与这里的大自然熟悉亲近,就先要安抚善待周围的树们、鸟儿们。设想:每天清晨,被悦耳的啾啾的鸟鸣唤醒;隔着窗棂,鸟儿们因为我的友善欢呼跳跃,这本身不就是一首生命的歌儿么。那还等什么,就这么做吧,让大自然的生气儿随着这些精灵活泛滋润平平淡淡的日子,在日常生活中添上七分荡心怡神的惬意。和谐,就是惬意!
稍一安顿,就开始实施我的和睦共生计划--养鸟!
每天早上,拉开北面的窗子,在平台上撒下一把小米,来不及观察也不想干扰.一个星期过去,没有丝毫的动静.支着下巴思忖了许久:楼太高了,鸟儿们上不来?食物的可选择性太多,不饿?还是如今的鸟儿们太警惕,不屑于搭理不断进攻的人类?-----甚至于想到--是不是我这个人,不善修理人缘,连鸟缘也没有了?(鸟儿相依相恋的群居生活颇让人羡慕.)胡乱思忖了约莫半个多月后的一个早晨,刚走进厨房想弄些早点,一点儿前奏、心理准备都没有,就见平台上挤喳喳地摆起了鸟阵。一群十几个麻雀在小平台上一字儿排开,齐头并进膀贴膀挤挨挨地闷头吃食儿。想来是假如其中一只发现异常稍一动作就能让一串儿了解信息整群迅速逃离的吧,真是些小精灵。看着鸟儿们活泼泼啾啾地吃着,心底里窃喜极了的我脑子里闪出一个词儿来“雀牌”。麻将一字儿排开齐头并进,象极了眼前的景象。是谁对麻雀观察的如此仔细,发明了这么贴切的词儿?!
有这些小麻雀打前站,从此北面的小平台上热闹起来,麻雀、喜鹊、八哥(居然还有野生的)天天来光顾找吃的,甚至时常探头探脑地想进屋找食儿。早上不起来,窗前楼顶地到处是鸟叫,一个不小心,会让平台上几只披一身瓦兰瓦兰羽毛的大喜鹊吓个一小跳(近看好大呀),生活里平添了许多许多乐趣。如果这些鸟养在笼中,我想它们不高兴,我也不会有这样的心情了。真希望鸟与我和谐;人和人和谐;我们生存的天地和谐......
爱是生命的主题,和,也是生命的主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