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明天还有新工作。不过出于人性的弱点,出于不良的工作习惯,还是会有一些人不能做到当日事当日毕。凡事都习惯留到明天处理的习惯就是拖延,这种习惯不仅会阻碍个人进步,还会加重第二天工作的压力,甚至还因此影响整个团队工作的进程。
拖延是工作的大敌,它会损害员工做事的积极性,让人变得懒惰、漠不关心、得过且过,习惯于把今天的工作拖到明天。他们常常被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所吓倒,担心自己不能完成任务,结果使工作一拖再拖。
拖延会使一个人变得越来越平庸。在那些平庸的、缺乏竞争力的员工身上,拖延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他们经常琐事缠身,无法将精力集中到有效工作之中,反复修改计划,让人无所适从。拖延对员工的最大危害,不仅仅是在所拖之事上,还会侵蚀人的意志和心灵,消耗人的进取心,阻碍其潜能的释放。
对那些已经养成了拖延习惯的员工,他们常常会陷于一种恶性循环之中,有时就算知道这样做不好,但就是无法控制、欲罢不能,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移动招聘中变得毫无竞争优势,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厄运。
杨振是一家公司的基层员工,他常常在办公室里跑来跑去,即使是那些职务比他低的人,都可以指使他去做事。后来,他被调入了公司的销售部。
有一天,公司下达了一项任务:必须完成本年度1000万元人民币的销售额。销信部经理认为这个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私下里开始怨天尤人,并认为老板对他太苛刻,是故意为难他、刁难他。
为了使公司降低年度销售指标,他甚至有意将与之相关的工作计划一拖再拖。整个销售部,只有杨振一个人没有拖延,坚持将自己每天的工作计划都按时完成,如果达不到预定目标,就一个人留在办公室加班加点,绝不将今天的工作拖到第二天。
就这样,在他坚持不懈、拼命工作的情况下,在离年终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杨振就已经全部完成了自己的销售任务。但是部门其他的人由于在经理的影响下,将任务一拖再拖,最后只完成了年度任务的一半。
面对这种局面,经理只好主动提出了辞职,杨振则被任命为新的销售部经理。
工作中,杨振的座右铭是“跑得慢不是问题,问题是不能让自己停下来,哪怕是先让自己慢慢跑起来,也比停滞不前强上百倍,只要你这样努力了,总有一天你会飞起来。”由于懂得自我约束,由于有着日清日结的时间管理观念,由于对工作认真负责、不拖延、不消极怠工、依计划行事、工作高效,最后他在其所在单位,被提拔为经理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事实上,很多人也知道拖延不好,甚至不知道暗自下了多少次决心,就像那只在冬天来临的时候才想起搭窝取暖的寒号鸟一样“哆嗦嗦、哆嗦嗦,寒风冻死我,明天就搭窝”。然而,当第二天天晴了以后,又会再一次拖延下去。
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做也是耽误了。因为五次三番之后,我们常常会对这种恶习习以为常,以致漠视了它对我们意志的侵蚀,让我们的工作做得一塌糊涂,让自己逐渐成为一个平庸的人。伟大的革命导师孙中山先生曾说:“自己应为之事,勿求他人;今日应为之事,勿待明日。”今日事今日毕。然而很多人正是因为寄希望于明天,所以才倒在了今天。
拖延不能使问题消失,也不能使解决问题容易起来,而只会使问题深化,给工作造成更严重的危害。同时,它还会磨灭我们的意志、削弱我们的斗志,让我们变得懒散、没有上进心,从面成为一个职场的失败者。
人是有惰性的,不到火烧眉毛,总不着急。所以我国古代《明日歌》才唱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吾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一个优秀员工若想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打造持久的竞争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就必须摒弃拖延的恶习,养成“日事日清”的良好习惯,把自己当天的每一项工作都出色地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