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7-29 14: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本人收藏的一把绣眼名钩》现象引发异议,浅谈我的看法。
牋牋牋牋谢谢大家的直言,即便是假,也有收藏价值。因为此钩的细部无法用镜头展示给大家。仅凭图片直观就断定真假,未免有些太武断了。今天借”香港猫仔“等热心鸟友的一番直言,和他们独到的见解,感觉很有必要借这个平台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想法,与大家共勉。从许多表象看,“假做真来真也假”确实有它的意义。因此,本人借题谈谈名钩效应以及自己的看法,供大家讨论。
牋牋牋牋平心而乱,许多名人在打造名钩时,特别对于一些雕琢图案较多的作品,在我的了解中,往往在精浇铸品上下功夫(在我的理解中,不管是哪位名家,通过浇铸品还是原铜件制作名钩,只要其作品本身的手工痕迹越多,图案越精美,越到位,越复杂,越细致,就是有价值的收藏品)。就是在一些浇铸品上,艺人利用图案表象,精雕细琢,画龙点睛,图案刀丝细致,历历在目。我认为这就是一把好钩,这才是名钩。可以这样说,当今的一些鸟钩制作名家,它的鸟钩难道都是纯手工的吗?有些所谓的名钩,只不过是在钩盘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或是一个标志符号,就成了名钩,成了价值的象征,因此被盲目追求名人名钩者所推崇,甚至被拍得有些”价值连城“。不可否认,在当今电脑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国度里,电脑打印的手艺已经到了4D的境界,还有什么名钩不可以给你打出来。最近中央台还报道过一则消息,用纳米技术打印徐悲鸿的名画,许多名家都无法识别。因此,可以说再好的鸟钩作品也不可能都是纯手工的。我对鸟钩价值的认识在于:一、这钩子图案是否精美;二、它手工的痕迹存在多少;三,手工雕琢的细部是否存在瑕疵;四,整件作品的构图,画面配置是否合理。凡是图案越多,越美,越复杂,越精致,就是一件木头的钩子,它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牋牋牋牋因此,追求名钩是鸟友的人心所向,是正常爱美取向。但是,名钩有自己的特殊象征,要是缺乏经验识别,缺乏细致的观察,仅凭一图一照就能断定真假,真东西也会被你看成是假货。不知我对名钩的认识过于肤浅?还是臆断?还是一派胡言?我抛砖引玉,希望此文能引发广大鸟友的评论,意在如何识别名钩?如何防止听风是雨?让自己在《青鸟网》这个既有交往,又能丰富知识的平台上,学到更多的东西,不至于被人蒙骗上当。此点浅见,多多包涵。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