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158|回复: 23

[病防] 就鸟毛脱落再生困难问题的探讨(鸟类脱毛病)(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6 14: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日,网友老山鹰阿杜发贴求助,它的鸟胸部羽毛脱落且没有正常长出新羽,这些问题虽然不常见,但是很多网友不知所措,
为此,转载和编辑了个帖子,供各位前辈探讨,就鸟脱毛问题有个正确的处理办法.


其实引起靛颏脱毛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种:





一、 感染性疾病因素(真菌病,螨病,羽虱)



1 真菌性感染

本病是由多种皮肤真菌感染引发,也称为“皮肤霉菌病”。引起靛颏发生脱毛的真菌病原是鸡小孢子菌 (Microsporumgallinae) 即鸡毛癣菌 (Trichophytongallinae) ,也是一种霉菌。本病主要发生于鸡,也可引起金丝雀、鸭、鸽和火鸡冠癣(或称头癣)。发病初期在野鸟、鸽和火鸡的冠部、肉髯、翅下等无毛处产生小的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小结节,以后逐渐扩大至小米粒大,以致在冠部、肉髯、翅下、肛门处形成石棉状白膜。同时可以引起身体有毛处皮肤发生感染,使羽毛脱落,皮肤增厚产生痂癣。有时可见皮肤有一硬币大小的缺毛处,皮肤成灰白色。
霉菌孢子通过损伤的皮肤感染,在皮肤角质层内发芽,长出菌丝,蔓延深入毛囊。由于霉菌能够溶解和消化角蛋白,进入毛根后,随毛发向外生长,受害毛发长出毛囊后容易(受力过大、叼啄)折断,使毛发大量脱落形成无毛斑。由于炎性反应,导致皮肤有痒感,靛颏时常啄羽,可引起羽毛大片脱落。脱落的皮屑及羽毛污染用具可引起进一步传播。
本菌可以依附于动植物体上,也可存在于环境土壤中,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感染。一般在高温、高湿季节利于传播。


诊断方法:刮取皮肤鳞屑置于载玻片上,加入 10% 氢氧化钠一滴,覆盖盖玻片(可以稍微加温使标本透明)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分枝菌丝及孢子。常见菌丝及孢子沿毛根和毛干部生长。
防治方法:加强饲养管理,加强环境消毒。皮肤发现伤口后,应该及时涂抹药品消毒处理。发现病鸟后可以进行药浴,脱毛处可以涂抹硝酸咪康唑(达克宁)或环吡酮胺(环利)或醋酸曲安缩松 - 尿素软膏或葡萄糖酸氯己 定软膏或灰黄霉素软膏。


2 螨病(脱羽螨)

本病是由螨虫寄生于靛颏皮肤内引起的慢性皮肤病,传播途径以接触方式为主,可以引起靛颏发生剧烈的痒感并且产生皮肤炎症为特征。螨虫钻进靛颏表皮挖掘隧道,虫体在隧道内进行发育与繁殖。在隧道中有小孔与外界相通,可以通风换气也是幼虫进出的孔道。雌虫在隧道内产卵孵化成幼虫。幼虫爬到皮肤表面蜕化为若虫,若虫再钻入皮肤变为成虫。感染引起靛颏发生脱羽的病原是脱羽螨。脱羽螨可以在靛颏皮肤表皮层的羽毛基部掘洞,刺激皮肤发痒,引起炎症;皮肤发红,羽毛变脆容易脱落。由于强烈的刺激迫使靛颏啄羽,有时可见皮肤有一块缺毛。由于强烈刺激,导致靛颏不能安心饮水、采食量减少,表现消瘦。


诊断方法:刮取皮肤皮屑置于载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有螨虫虫体或虫卵存在。应选择患病皮肤与健康皮肤交界处,此处螨虫较多。刮取皮肤时,应刮到轻微出血。可以将检验样品放在黑色背景面上观察,也可再稍微加温 40 -50 摄氏度 条件下观察。

防治方法:加强饲养管理,加强环境消毒。皮肤发现伤口后,脱毛处可以涂抹硫磺软膏,靛颏可以口服或注射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治疗时必须经过多次用药,并且每次需间隔 7-10 天。


3 羽虱


本病是由昆虫纲、虱目、食毛亚目的羽虱寄生于靛颏引起的疾病,传播途径以接触方式为主,它可寄生在靛颏的羽毛上,故又称为羽虱。但羽虱是不吸血,羽虱是吃靛颏身上的羽毛,羽粉,浮皮,皮屑,皮肤之死亡细胞碎片等为生。羽虱会在靛颏羽毛间乱动,使靛颏不能安眠,心情不好、食欲下降、羽毛快速掉落、羽毛成长不良。由于羽虱刺激皮肤产生痒感,靛颏常常啄羽,同时由于羽虱啮食羽毛、皮屑;羽毛常常被咬断。皮肤无羽处常常有断根。羽毛数量减少、稀薄。靛颏的皮肤、羽毛上常常可以发现淡褐色的虱子;虱卵成堆附在羽毛上。
诊断方法:肉眼或借助显微镜、放大镜即可发现虫卵或虱子成虫。


防治方法:可以用硫磺或氟化钠或百部药浴。靛颏可以口服或注射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治疗时必须经过多次用药,并且每次需间隔 7-10 天。同时加强鸟笼等环境消毒。有条 件的可以采用火焰消毒。
真菌病、螨病、羽虱三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真菌感染引起的脱羽,病灶处皮肤有霉菌生长往往可以观察到白膜;螨病靛颏表现出特别骚动不安,痒感强烈,羽毛往往整根拔下。感染羽虱的靛颏皮肤无羽处常常有断根。确诊可以用显微镜或放大镜寻找病原或虫卵。



二、 营养因素



1. 蛋白质


羽毛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一般为 95% 左右,其中角蛋白占蛋白质总量的 85%-90% ,羽毛合成需要摄取大量的蛋白质。当饲料中蛋白质供给量长期不足时,就可引起羽毛生长不良和脱羽。

2. 硫及含硫氨基酸


硫是机体内多种机体物质的构成成分,体内许多种氨基酸、酶、蛋白质、维生素中都含有硫。硫及含硫氨基酸缺乏时,可直接影响作为羽毛的主要成分———角蛋白的合成,致使靛颏特别是成年靛颏出现羽毛生长缓慢,严重的出现裸露,有的甚至全身掉毛后,迟迟不能生长。 靛颏尾、颈背部羽毛脱落,常被其它同伴啄食,引起皮肤感染,甚至出现同类相残,相互攻击的啄癖。为满足禽体对该元素和维生素的需要,饲料中应含有胱氨酸、蛋氨酸、硫酸盐等物质。

3.


锌是动物乃至一切生物最重要的生命元素之一,因它参与合成激活机体内 200 种以上的酶的活性。锌有“生命的火花”之称。锌在禽类体内含量虽然很少,却广泛分布于肌肉、内脏器官、羽毛和骨骼中。缺锌首先影响 DNA 聚合酶、碱性碳酸酶、碳酸酐酶、乳酸脱氢酶等重要酶的活性。家禽缺锌时,表现羽毛生长缓慢、质地不良,羽毛末端易磨损,严重时翼羽和尾羽全部磨掉,禽类生长较快时缺锌导致出现皮炎,羽被发育不良,羽枝脱落,啄羽等。


4. 生物素、叶酸

生物素是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中间代谢中一个重要的辅酶,它参与很多羧化反应。当鸟缺乏生物素时,羽毛出现干燥、变脆、脱落等现象。 缺乏叶酸时也出现羽毛脆弱、褪色、脱落等现象。


5 吡哆醇、烟酸、泛酸缺乏,同样可在全身引起对称性的皮肤炎症、掉毛等现象。


三、 药物中毒因素

1. 钙元素

当日粮中钙过量时或日常添加营养物质补充钙质偏高,主要干扰锌、铜的吸收和利用,引起继发性掉毛及皮肤衍生物病变,与锌铜缺乏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一致。 <

2. 硒、砷等微量元素

硒由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进入机体,首先最易在肝脏聚积,然后由肝脏慢慢释放到其他组织,贮存于骨骼、皮肤、被毛等组织中。当饲料中硒、砷含量高时,可引起慢性中毒,对其沉积的部位造成损害。禽类表现尾羽逆乱,容易脱毛等。硒中毒可引起全身掉毛,从头、颈背侧开始,逐渐向后躯蔓延是其特点之一,此外,羽毛边掉边长,长毛已脱落,短毛、新毛又开始生长是其特点之二。

3.

碘是甲状腺素的组成部分,它对靛颏新陈代谢的速率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并参与几乎所有物质的代谢过程。缺碘或碘过多,可引起羽毛生长不良和掉毛现象。

4. 其他药物

如可以导致蛋白质合成受阻,特别是影响羽毛蛋白角蛋白合成受阻的药物,长期使用导致脱羽。如生物素、叶酸、吡哆醇、烟酸、泛酸等物质合成受阻或引起代谢增加,导致机体内含量减少的药物。有机磷类如敌百虫,磺胺类等药物。


四、 感染性疾病因素、营养因素、药物中毒因素的简单区分方法



1. 感染性疾病因素发生时往往是局部的或者先是局部发病然后才引起全身发病。如胸部、翅下等部先出现局部钱币大小的脱毛。而其他部位没有异常。皮肤有炎症,靛颏骚动不安,喜欢啄羽,皮肤病灶处有毛根断茬。




2. 营养因素发生时引起全身性的脱落,并且发生速度较慢。长得快的、需要营养多的发病较早。老羽毛脱落加快。并且羽毛断落的较少,一般整根脱落。




3. 药物中毒因素发生时发病快,接触过毒物的才会发生,没有接触的不发生。一般整根脱落,全身性发生,皮肤病灶处没有毛根断茬。并且靛颏没有痒感,啄羽现象出现不严重。
63_62789_fa91c71e005c754.jpg
发表于 2014-6-26 15: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核桃虫前辈...厉害...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5: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5: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nbsp;&nbsp;靛颏脱毛&nbsp;&nbsp;学习了

好帖子
靛颏脱毛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5: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专业,值得好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6: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6: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好;谢谢你,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6: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7: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7: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很专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