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645|回复: 18

[转帖] 转个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6 21: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冬去春来,但日历上的春天,总比自然界来的早些。
时今己近清明,柳树终于忍不住,用暗绿色的柳芽,把春意在柳条上渲泻出来………,天上,每年的靛颏徙季节又将来临。
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到圣经的章节,都对鸟类迁徙,这一种神秘的现象加以描绘。南方,天空飘着细雨。屋顶上的石刻、面前方的远山远树、都于一片蒙蒙烟雨之中……,而这时的北方,即将送春归迎夏到,日照,一天天比南方加长。这样更有利于,迁徙至此的靛颏寻食捕捉昆虫,在迁徙的季节里,田野里、小河边、草丛中、一片片的湿地旁,都有了靛颏的身影。
迁徙时,它们大都白天采食和休息。于傍晚时分,开始了彻夜的飞行,靛颏迁徙时的高度,基本上保持在200米-----300米。.并且静静无声,无风时飞的高些快些,有风时飞的低些而慢。夜间飞的非常快。在午夜时分,它们迁徙的数量达到了高峰。
由于性激素的作用,让它们奋不顾身,疲劳的北返旅途中,约有三分之一的靛颏死于途中。对比秋季的南归,而春季的北返,飞的逶度要快的多。俗称“赴蛋”。而且,大多数的雄鸟,最先达到繁殖地,跑圈叫地,以歌声宣布自己的领地。
靛颏迁徙之途,不能离开水源。所以在内陆,都是沿着河流迁徙。休息于湖泊苇丛之中,在沿海地区,它们都是沿着海湾而迁徙,休息采食于退潮之湿地处。靛颏一生之中,要经过许多次南归北返的迁徙。但它们从不迷失方向,几千年不变………靛颏乃地栖之鸟,常在迁徙途中,出没于苇草丛和沼泽之湿地之上。
它们所食,几乎全是昆虫,而极善奔走。在地而疾驰时,时将尾部上下抖动,有时则高高跷起。红靛颏在受到惊吓时,并不急于飞去…而是急速奔跑,并常常在距你4米---5米处,停下做一回头之态。此时其喉部的赤红色非常醒目,观察观察你,那神情非常调皮。
这一点,相信凡是养过红靛颏的朋友都见过。有时,在家里你掉地下一你小东西,笼中的红靛颏,必站在笼边倾目观看,好象必需弄个明白。
而兰靛颏胆比效小,在野外一见了人必飞。飞行时那扇形尾部的赭红色非常好看,常常一闪就飞入草丛之中。
如果,你是观鸟者。此时不必急追赶,而是撒回几米蹲下,不一会,靛颏还是要回来的。复潜於原地,走走停停地捕捉昆虫………。
众所知;靛颏食虫鸟也。而食虫鸟,为农林益之鸟。正是,它们仰制了自然界的害虫的数量。据《南史》言;……范洪胄有田千倾,将秋而遇蝗………忽见飞鸟千群,蔽日而至。瞬间食虫逐尽而去。
从古至今,正是雀儿之南归北返的迁徙,并于途中捕食昆虫,真正起到了维持生态平衡。故若人们捕捉过度,大自然将不再平衡,所以我们应提倡,捕捉有度。控量饲养……尤其是春季的靛颏,真正的爱它就要保护它们。
发表于 2014-6-6 22: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做沙发,大哥出山啦,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哈尔滨,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6 22: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哥明早我就要启程前往繁殖地进行实地考察,大哥前几年就说来,也没来成,希望有机会来玩吧,我带你去繁殖地,实地考察。
对于靛颏是水鸟之说,经过我这两年实地观察,觉得有误区,去年我亲眼见到一窝鸟窝,我们人的视线之内根本见不到水源,所以还有待我们继续考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6 22: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6 2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6 22: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欣賞學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6 22: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久闻先生大名,早先更是拜读先生大作而从中获益匪浅,向您致敬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6 22: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应提倡,捕捉有度。控量饲养"我认同这句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6 23: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6 23: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