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6-2 15: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引用楼主苏洲1972于2014-06-01 15:17发表的 试论小菜瓜之刮胡子 :
最近关于小兰刮胡子的评论较多,我也说说我的见解,大家一起探讨。首先现在的蓝不刮胡子,除去饲养水平外就是鸟自身的原因了,我结合自己对小白菜的饲养得出一些理解,首先取决于秋鸟被孵出的时间,头窝和末窝相差四个月,其次,去年的雏鸟是不参与今年的繁殖的/不管头末窝/。他们只是随迁徙大军返回诞生地度过夏季,再回越冬地,换去第一蜕毛。头窝大概五月孵出的那部分会部分换去颏下婚羽,但不完全,九月的更换的相对更少。故,很多鉴定大师会指鹿为马,公母不,,,,,。根据如此推测,春兰颏下色彩越鲜艳,也就代表越老,越健康。越易于博得芳心,,,,。其次小兰在鸣叫更是不堪,如果周围有强势公鸟只能切切,,,,或闭口不言,往往被言语阉割。呵呵,胡说胡听,欢迎拍砖,欢迎探讨,最好详细阐述,用科学数据,资料相搏,,,,,谢谢。
胡说胡听——瞎跟:
仅对帖中所提“繁殖”一事谈点看法,对否自思量。
世间《生物——自然界中所有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的物体》为了壮大种群不灭绝而繁衍生息,繁殖新生个体,以传宗接代,就靛颏而言亦如此。
靛颏乃为候鸟——一年里随季节气候而迁徙(秋南春北),在北方繁殖。由于到达繁殖地的时间·地理位置及生理上性发育的不同等因素会造成繁殖期时间上的差异故而导致繁殖数量的多寡,一般说来:“靛颏一月一窝(孵化15天;育雏15天,有的在育雏阶段产新卵有的滞后),推算下来靛颏在一年中总的繁殖量平均值= 两窝+。
太费劲了,手拙眼花,瞎写一句以示跟帖。
--------------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