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5-31 08: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 紧急 优秀回复很多请大家进来学习
正题聊罢了,也不是来惹事儿的,得闲聊点儿闲篇儿吧。
以上是自己养靛颏的真实体会,没有忽悠,但以下纯属瞎掰了。
从养靛颏开始,几年了,我一直对三个问题不解,抛砖引玉,大家都来摆一摆:
1.为什么独有玩靛颏,不是用接粪板,是用垫子的?
2.为什么靛颏必须换食?
3.为什么靛颏传统玩法是上架养,然后入笼的?
自从那只红点吃面包虫过后,我就在想,既然靛颏吃虫很健康,为什么还要给靛颏换食呢?
我是结合靛颏笼用棉垫,从粪便上给出解释的,因为喂全虫过后,靛颏的粪便全是稀汤子,这从观赏的角度,这是不可接受的,而要是不用棉垫吸水。试想你把靛颏托在手里逗鸟,搞不好粪汤子倒你一身,你还有什么显摆的?其他鸟都是杂食,只有靛颏是一直脱离不开虫子的,特殊的食物造成了特殊的粪便,特殊的粪便决定了它必须换食、必须用特殊的笼具。
我不认同用垫子是防止靛颏折了爪子的说法,因为没听说有因为网底笼子养靛颏伤了腿的,哪怕猛张飞、生画眉也不会因为网底而折脚,这是网底的结构和鸟爪子的生理特征决定的。就是说这结构,不管怎么扑腾,根本伤不到鸟爪。当然,没有接粪板的空网底肯定不行。
靛颏鸟非常轻盈,落在手上几乎没有重量。不能以人的身体和脚来揣测鸟,人没有翅膀,踏空了肯定伤脚,鸟不会。靛颏在笼子里扑腾也只听得到翅膀声,下脚的力道很轻,不像画眉腿抓有力,在笼子里窜就听见脚步声。
我的靛颏都用网底加接粪板的笼子,跟画眉笼一样的结构,干净卫生,没有任何问题。而棉垫高雅,但毛病用过的都知道。我觉得养笼就网底的,要出门还是用棉垫比较讲究。但个人实践后认为,网底伤脚,又是一个伪命题。这一错误认识让直接进笼的靛颏新鸟生活环境变得很糟糕,肿脚糊屁股,也因此让一些鸟丧命。
然后扎翅、锁脖架养就比较费解了。这是大型猛禽的玩法,怎么落到靛颏这样的小型水鸟身上?
结合靛颏源起,都说是清朝宫里皇家兴起,然后民间开始玩起来的。这我同意。
但皇宫里到底是谁玩靛颏呢?为什么不说明白?
皇宫里皇上、侍卫、厨子等等恐怕是不玩靛颏的,我揣测养靛颏最有可能的是宫里的太监,玩靛颏的是嫔妃和宫女。
呵呵,再次声明,纯属瞎掰啊,这臆断恐怕要惹众怒。
为什么说是太监最先养靛颏的呢?
想象清军入关是什么样的?努尔哈赤啊,什么木兰秋狝啊,那帮满族入关时候都是金戈铁马,那时的八旗,相当威猛彪悍,跟后来的八旗子弟不是一个概念。进京之后,满族把汉人全赶出三环以外,趾高气扬。而满族又是个著名的玩儿鹰的民族,从服装就看出来,肩头都有个搭子,今天我们重庆,只有棒棒军才穿那玩意儿。但八旗首领,恐怕大多肩头就立着一只跟侵略者一样满眼凶光的猎隼。这对汉人来说应该是一个很震撼的形象。
而宫里的太监,从心态来讲,有可能是最先养靛颏的。
而从靛颏的养法来看,也倾向于印证这一揣测。
太监们隐晦的心中肯定不是玩的靛颏,而是学他们主子,是在玩鹰。
扎翅、锁脖、上架,然后撑鸟、点水、灌食发展到叫远儿,没有半点差池,都是很严谨的鹰的玩儿法。
但既然当鹰玩儿,为什么又进笼了呢?
我想这就是靛颏的特质决定了,靛颏身形眉眼很惹人喜爱。惹谁喜爱呢?当然是众多的宫女妃嫔们。
于是靛颏进笼了,从太监住处提到了女眷后宫里面。
玩靛颏的应该了解,靛颏上性了,那家伙不管不顾的,相当张狂,跟疯了一样。
当太监的鸟儿在宫女妃嫔面前肆无忌惮发性,惹得一众女眷们叽叽喳喳、满面红霞、春心烘动的时候,一边的太监心里会在想些什么呢?
说靛颏是宫里的玩意儿,然而皇宫里面春深紧锁,都玩的什么,怎么玩的,谁知道呢?
呵呵,我随便这么瞎掰,鸟友们也就随便那么一听吧,不当真的,认真就没意思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