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常见的是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其实唐代以前的汉民族也是能歌善舞的,而且当时歌舞和今的表演也是有区别的,那时的歌舞多数是自娱自乐。如刘邦“大风歌”,项羽“垓下歌”、李陵“径万里兮……”、周瑜“大丈夫处世兮……”等等,一个人可以跳、多个人也可以跳,随时随地都可以跳,每个人都是演员,也都是观众。而且是载歌载舞,歌舞是人们感情发泄的一种方式。
同时也产生了自娱自乐的乐器——古琴(亦名凤尾琴、瑶琴、焦尾琴等),此琴是古人抒发情感的独奏乐器(如俞伯牙高山流水、嵇康广陵散等),而不是像今天那样,在舞台上为大家演奏表演的。
宋代以后随着理学的兴起,汉民族逐渐消沉,尤其是舞台表演的普及,台上演,台下看。观众和专职演员彻底分开。,自娱自乐——汉名族这种非表演性质的艺术形式几乎完全绝灭。
请欣赏2楼介绍的汉韵歌舞《相和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