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人转载,觉得说的不错,希望大家讨论下。
每当提起百灵十三套,我都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何只有十三套,而不是十八套,六十套,以至更多.是古时百灵唱功太差,还是古时养者太苯?不解. 未必这就是百灵鸣叫的最高水准? 更不解.
具备得天独厚的生理特点的百灵,高超的鸣唱技巧远远不是区区一首十三套所能包容的.按照它的特点,完全可能唱出更多美妙动听,丰富多彩的曲调来.然而,多少年过去了,多少代过去了,
在我们耳边响起的,就只有一首百灵十三套,在鸟坛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成为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什么原因?我疑,我问.
事实是;‘ 现在的百灵我们很少能够听到标准的十三套口,或者说从来没有人听到过标准的十三套口。
虽然并无明确的标准,但人们往往还是不自觉地把它作为‘心理的标准’来衡量百灵的优劣,品相的高低.
必须指出; 百灵十三套是前辈留下的经典曲目.它的宛转多变,层次分明,生动有趣.是吸引人们竟相摸
仿的主要原因,也是能够流传至今的根本原因.故而使人们对它顶礼膜拜,视若标准,奉若神明.
是的,它逐渐被神化了,而且被极度的神话了!人们对它崇而敬之,敬而远之,远而虚之.
一时间,唱必唱十三,听必听十三,仿必仿十三.成了百灵鸟坛独一无二的霸主,唯我独尊, 傲视一
就这样,几代人哪! 我们的鸣鸟之王,只给我们留下一支短短几分钟的十三套! `
就这样,几代人后, 我们仍然过着‘千人听一曲 , 万鸟唱一歌 ‘的日子!
这是百灵鸟坛的悲剧!
这是现代爱鸟人耻辱!
千年封建王朝的统治,除了留存一支十三套,还在我们头脑中留下些什么,难道不应
深思?造成如此无奈的局面,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难道不应去寻找?
有时可能是痛苦的, 但比起‘鸟只敢唱一首,人只能听一曲’的痛苦来要好多了。
严重的问题是; 被极度神话了的百灵十三套, 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人的创造力; 禁锢了人的想象力; 更压抑了鸟的表现力。
最常用的, 最具杀伤力的*********就是------〈 脏口论 〉。
它把自己装扮成盛气凌人的判官,道貌岸然的卫道士。一有风吹草动,马上搬出传统,抬出古人,祭起十三套这个标准,一声‘脏口’!象一把利剑,高高悬在头上,吓得你战战兢兢 ,不敢越雷池一步。
在百灵鸟坛,‘脏口’一说乱飞,这也脏,那也脏,似乎没有干净的地方。
在百灵鸟坛,清规戒律最多,无论你口有好多,气有好长,随便说你一声‘脏 口
!鸟品低了,人品似乎也低了。
可以肯定,世上必有能够完整叫出十三套的好鸟,就因为多了那么一两口,不达‘标’
怕别人说‘脏’,引人耻笑;或许本身就怕别的鸟弄‘脏’,前功尽弃。所以只好离群索居,孤芳自赏,躲在深闺无人识。让我们失去赏好鸟听好曲的机会。可惜啊!
在兰界,兰花多一瓣被誉为‘奇花’,身价百倍。
在鸟坛,百灵多一句被斥为‘脏口’,一文不值。
一声‘脏口’,威力不小。如你稍有创新之举,不符传统,就被视同离经叛道,十恶不赦,一根‘脏口’的大棒狠狠地向你打来,人们只好附首贴耳,禁若寒蟬。
〈 脏口论 〉———是扼杀求新求变精神的罪魁祸首。
在我眼中,百灵十三套是一首传统流行曲。一首值得珍藏和传承的流行曲。
但只能是百灵鸟文化中值得留存的一页,而不能代表百灵鸟文化的全部,更不能成为
阻碍它正常发展的绊脚石。
百灵十三套不是什么标准,更不能成为什么标准。
百灵十三套只是一支曲,一支人们喜爱摸仿的流行曲。学唱流行曲,黄腔走调在所难免。
你把周杰伦的歌学得再好,敢说同他一样?让他自己再唱一遍,也有所不同,人都如此,何况鸟乎!。。。。
‘缸’还是要‘闷’的,人切不可‘闷’在里头。
养鸟本为求乐,别为什么‘标准’去呕心沥血,弄得自己神魂颠倒,垂头丧气,苦了鸟儿,更苦了人自己。
以一种平常心去学,以一种随和态去仿。鸟少一口我乐,鸟多一口我喜。这样人也乐鸟也喜,长命百岁,何乐不为。
不要被所谓‘标准’所累,更不能被‘脏口’一词所唬。谁再拿标准说事,告诉他;‘把您的标准提出来我瞧瞧!’如此而已。
有人会说,你胆大妄为,敢向百灵十三套宣战!
是的,我是向百灵十三套所代表的一种精神宣战!不仅如此,我还呼吁鸟友们
一起向它宣战。除去精神桎梏,集思广益,创作出新的百灵十八套,百灵五十套,
百灵九十套。彻底打破当前百灵鸟坛一花独放,一枝独秀的沉闷局面。结束几代人
才出一首好曲的笑话。
拨开‘脏口’剑,请下‘十三’神。
让‘千人听一曲 , 万鸟唱一歌 ’的悲剧在我们这一代闭幕!
有位老人发过一张帖子写得太好了。我顶!现转发大家。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不要逶误了聪明的百灵鸟,更不要低估现代高智慧爱鸟的人们。
为我们可爱的鸣鸟之王多出几张新专辑吧!
录一首古诗在此。泛其意理解。
冷冷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