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玩了10几年的蛐蛐,有自己捉的,有叔叔每年去山东收来的,之后每个夏天开始玩蝈蝈,怀念当年的江阴路,那时候住在延安路,有空就去江阴路转转,一条街满满的都是人,扁担上挑着的蝈蝈,6月份去挑2只,能玩一整个夏天。
小时候还没网络这东西,新民晚报上有时候有玩家自己投稿去的玩鸣虫的小文,自己便看了学学,凭感觉挑,印象中那时候玩的蝈蝈都是白天黑夜没日没夜的叫,在自家阳台都能清楚听见马路对面人家阳台上的蝈蝈叫,撕纸的声音是传不了那么远的,质量可想而知。而如今的冬蝈,高严宽厚长,每占一项得往上加个100RMB吧。
最后现阶段最爱的还是油葫芦,标题没写黑虫,只因秋天也玩野虫。我觉得油葫芦的声音除了马力有高低之外,至于悠几下我倒是无所谓,悠得长不一定就比悠得短好听,悠得短但有厚度的也照样有味道。关于调门的个人喜好,就一句话:“你自己觉得出音好听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