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740|回复: 34

过去老北京斗虫与养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6 20: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蛐蛐有一套详尽的方法,斗蛐蛐更有一套复杂的规则,但不论养还是斗,都要有专门的器具。养或斗蛐蛐的器具,不但十分考究精致,而且种类很多,不同用途的工具也很多。如蛐蛐罐、斗笼、食槽、水槽等等。按质地分,有陶的、瓷的、玉的、石的、雕漆的,甚至还有戗金的等等。其中以蛐蛐罐最为讲究,种类也最多。陶质的蛐蛐罐多为澄浆细泥,有多种多样。普通缸瓦罐,直径寸许的小直瓦罐,银灰竹节小罐等是临时存放蛐蛐时用的,不甚值钱。成为“养盆”的蛐蛐罐,是真正养蛐蛐用的,其特点是大、深、厚,上下一般粗。“起盆”是赴约斗蛐蛐时使用的,有几种形式,矮而扁,上口大底口小,盖上中心凸出或镂透空花纹的称“排子盆”;高而陡,中部微凸,距离上下口的近处微凹的名为“汤罐”。斗蛐蛐时作为“战场”的称为“斗盆”,状如“排子盆”,只是形体特大而已。蛐蛐倒灌时,使用“过笼”。称为“笼”,但并不是金属网状,而是以陶或其他质材制成。“过笼”呈扇面状,厚约八分,两端相通。其用处,是使用蛐蛐避明就暗的习性,以“过笼”倒灌;此外,还可以做蛐蛐交配时的“洞房”。食槽和水槽均为长方形,中间微凹,以放置食、水。
蛐蛐罐虽属玩具性质的器物,但其上品也是十分精致的民间艺术品,故也是收藏家们猎取、赏玩的什物。千百年来,真正的好蛐蛐罐能流传至今的也很稀少,藏家视同珍宝。如明代张和清、清代赵子玉等名家烧纸的蛐蛐罐都是上乘的佳品,形美、泥细,表面有一层浆皮亮光,但极少见,一般看到的,多是后世高手仿制的,也很珍贵
发表于 2013-12-26 21: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坐沙发慢慢看。。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6 21: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21: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是听老人讲的、不知对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6 21: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6 22: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楼主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6 22: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坐马扎看一看,,有道理。学一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6 22: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6 22: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京城菜鸟) 的帖子

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6 22: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您了、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