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3 20: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旧帖新发3 补发关于靛颏吐食丸的鸟类图片
谢谢韩先生!您过奖了!
在旧帖中的提问是:养了5年以上的靛颏是不是有“吐轴”现象。
推测是:大多数笼养5年以上的靛颏有吐轴现象。
还有个隐含的推测:没有保持“吐轴”现象则是靛颏死亡的原因之一。
笼养红点颏寿命较短,仅5年左右,能把红点颏养到5年以上的人不多,如果有人回复说5年以上的红有“吐轴”现象,那能说明什么呢?说明没有保持“吐轴”现象的红点颏已经不存在了,即:笼养靛颏年龄与吐轴有高度正相关,还很有可能有因果关系。
当然这只是推测,推测需要有理论根据和自然规律为基础。
下面说说红点颏的食性。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牛津大学出版社)中是这样描述的,“红点颏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直翅目、半翅目、膜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和双翅目等,间食少量植物。”
那么图片中的北红尾鸲吃的是什么呢?
据赵正阶(1975) 在长白山通过对成鸟胃的大量解剖和通过对幼鸟扎颈取食的方法得知,北红尾鸲在长白山几乎全以昆虫为食,仅偶尔吃蓝腚果等灌木浆果。其中雏鸟和幼鸟主要以蛾类、蝗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成鸟则多以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昆虫成虫和幼虫为食,种数达50多种,其中约80%为农作物和树木害虫。所吃食物种类,较常见的有螟蛾科、金花虫科、蝽科、蝗科、蝇类、蟋蟀科、虻、瓢虫、天牛科、飞蝗科、夜蛾科、石蚕科、叩头虫科、襀翅虫科、叶蜂科、蚁科、隐翅虫科,以及步行虫、叶甲、金针虫、尺蠖等。
由此可见,红点颏和北红尾鸲的食性是一样的。吐食丸,是一个长期的生物进化的过程,这与其食物的来源有关。北红吐食丸,红点颏就不吐吗?
当然我的推测还得需要验证,不能就此轻易的下结论。
验证方法:一组红点颏饲料磨得非常精细,包括鱼骨,蚂蚱,蚕蛹皮等等,喂面包虫幼虫。杜绝一切引起“吐轴”的可能。
另外一组饲料平常粗细,日常饲喂活蚂蚱,面包虫成虫等等。
比较两组红点颏的寿命就能得到答案。
或许有人会说不用验证啦,因为韩先生的靛颏极少见到“吐轴”,照样能活10多年。
嗯,是啊。
平时我们磨碎的绿豆等种子的细度不是十分精细,达不到实验的要求。通过观察,偶尔能发现大颗粒的“绿豆面食丸”存在。就不用说特意为之了。
综上所述,隐含的推测:“没有保持“吐轴”现象则是靛颏死亡的原因之一。”证据不足,不能成立。
但是,还要建议大家偶尔喂面包虫的成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