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的品相是人类给鸟附加上的一个衡量优、良、中、差的标准。这个标准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也是好奇,我也就发表下我自己的一些看发。
我举个例子就已红、蓝靛颏、为例, 红蓝靛颏从清朝中晚期就已经进行饲养了,当初饲养还只停留在养活方面(对品相根本就没概念)。到了清朝晚期饲养靛颏已经成了宫内名宠,皇亲国戚才能饲养,还在宫内设有鸟把式(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开始对鸟施加了标准)。直到清朝末期靛颏只要达到何等的标准就得送进宫,当然有权势的商人与官员也开始饲养当然他们的社会地低,不得饲养高于宫内的品相标准。
以上内容说错的勿怪,必尽小生不是搞历史的。
我从历史一些资料中看出,当一个品种的鸟在养活阶段时,人们不会对它的品相方面有追求,只求养活就能证明自己的实力显示自己过人之处。当养活不在是一个困扰的难题时,有权势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给鸟开始附加上了品相的标准。时而久之当此品种的鸟饲养形成一定的规模后,很多盲目跟风的新人开始进入,他们就被品相这一标准在他们的思想中就给灌疏了。时而久之品相的认定就延续下去,当然出现异类又另当别论了。
我认为未来会发展出品相论的柳莺一些个人的看法,不知将来何时会验证我今天说的品相这一看法。希望大家也能收藏此贴,等那时说不定真会被我说中,成为以标准。
柳莺,我相信现在好多鸟友都不会关心这鸟品相的。在选鸟时看的是鸟当前的状态:眼凸,毛紧,灵活,毛顺,还有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公与母之分。
当大家饲养柳莺,养活不在难了,脱毛也能出了2-4茬了。买回家的下网柳莺存活率达到95%以上了,我就相信一会和关心品相了,因为鸟没有任何一只张的是一样的,就和人的指纹一样。
我现在自己下网的柳莺也好,去鸟贩子手里挑也好,我这人比较喜欢观察,发现很多细节。
老柳莺毛色普遍的靓丽黄艳,当年的新鸟,偏淡偏暗。公母我是这么分的,看肚子的黄线越接近胸部越粗的为公,反之则母。体形长为公,短宽为母。
黄腰翅膀2出黄色斑纹长又宽色艳,为上呈。
头顶三道线:左右眉毛宽又粗(所谓的浓眉大眼)、长(越接近后脑越好)、中间那道黄线色深长又粗为上呈。
嘴角处黄色浓艳为上呈。
腹羽皓白,黄线色重。
尾尖平整为上呈,开叉燕尾为下呈。
此贴只是各人观点,本人对柳莺的未来发展的猜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