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数民族喜欢养鸟,凡好养鸟者,最讲究鸟笼。提到鸟笼,人们自然就想起以编织雕龙塑风、工艺精湛、美观大方、经久实用鸟笼而远近闻名的卡拉村。
卡拉村素以编制鸟笼驰名。一方面是由于其生产鸟笼的历史悠久而久负盛名,另一方面是由于编制的鸟笼造型朴素大方、美观实用的艺术风格。因而,被世人称为“鸟笼艺术之乡”。这里世代聚居着百余户苗族同胞,户户都有能工巧匠,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会编制鸟笼。据传,这里编制鸟笼的历史已有四百多年。
卡拉村编制的鸟笼,主要以当地产的楠竹、金竹、雷竹等为原材料,经过能工巧匠精心编制、精雕细刻后,一个个精美的鸟笼便呈现在眼前。鸟笼品种繁多,规格各异,形状多样。以规格来讲,有单丝、双丝之分;以形状而言,有长方型、正方型、圆型、椭圆型之别,圆形居多;以品种来看,有画眉笼、雉鸟笼、云雀笼、小米雀笼;以构造而论,既有高低、大小之分,又有内外之别。除了普通鸟笼外,还有特别精致的鸟笼:笼体多为圆型,顶部之上镶有以木质或水晶玻璃专制的圆珠,串以锑质或铜质制的弧形挂钩,构成单珠连环钩或双珠连环钩;笼门左右竹枋上刻制有双龙戏珠或双龙戏风或雄狮狂舞或鲲鹏展翅等图案;有的笼门之上横枋还刻有孔雀开屏、飞凤朝阳等造型;笼底圈枋外大多刻上“龙凤呈祥”、“吉祥如意”之字,有的刻上游龙飞凤之图,栩栩如生;笼内设有站杆一棵,有的站杆上还刻有双龙抢宝或双狮戏舞之图,站杆两头之上方紧贴笼边处还分别各套挂一个精美的花色瓷杯;笼外再围套上当地自产的蜡染帕或刺绣帕。这种集编制、雕刻、蜡染、刺绣、书法、绘画等艺术于一身的鸟笼精品,可堪称是一件精美绝伦的稀世艺术珍品。
全村有114户、486人。其中:从事鸟笼编织96户、243人,老艺人占40%。农户家里一个技工有8个月在编鸟笼。产品畅销贵州、云南、上海、安徽、黑龙江等国内十几个省区,远销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日本、德国、印度尼西亚以及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