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114|回复: 2

[转贴] 血鹦鹉鱼 百科名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4 15: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血鹦鹉鱼并不是一个自然的物种,它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一次偶然的机遇,偶然的被人为的创造了出来,并且一下子成为极为抢手的鱼种。刚刚上市时,由于业者将血鹦鹉的来源当作商业机密看待,保密措施极为出色。一时间关于血鹦鹉的身世的谣言四处流传开来。
目录[隐藏]

简介
特点
品种
管理水质的管理
温度控制
饲料和饵料的选取
混养的诀巧
水中的造景
其他
饲养
常见病与处理简介
特点
品种
管理 水质的管理
温度控制
饲料和饵料的选取
混养的诀巧
水中的造景
其他
饲养
常见病与处理


  血鹦鹉鱼
[编辑本段]简介
  血鹦鹉,十四年前,中国的台湾岛,随着小型鱼逐步的流行,市场上的大型慈鲷鱼的市场日渐萎缩。一个名叫蔡建发的人将自己鱼场里的红魔鬼和紫红火口养在一起,结果无意中的阴错阳差之下,雄红魔鬼居然和同居雌紫红火口产下一群稀奇古怪的新的鱼种出来,这就是血鹦鹉了。   血鹦鹉强健状硕,几乎什么都吃,象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丰年虾、水虱等等。,什么都来者不拒,照单全收。而且总是整天的吃个不停。加上它们对水质的适应力极强从弱酸性到中性的水质都可良好的存活。所以要养活它们很容易。 但是养出颜色漂亮,姿态优美的鹦鹉鱼就要下一翻功夫了~   由于血鹦鹉是两种不同物种杂交所产生的新物种,所以它们自身是无法繁殖后代的,要得到血鹦鹉只能买进红魔鬼和紫红火口来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用来确定两个物种是否为亲缘的种与亚种的关系。 (最新培育的麒麟鹦鹉是由血鹦鹉与罗汉品种杂交而来~有兴趣的朋友也可进行尝试)   由于这样的特性,血鹦鹉也表现出极强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于是就出现了血鹦鹉、紫鹦鹉、金刚鹦鹉、罗汉鹦鹉、红白鹦鹉、斑马鹦鹉、花鹦鹉(其中包含多种颜色的人工打色鹦鹉~注意避免购买~)等等好多种品种。
[编辑本段]特点
  白头翁血鹦鹉鱼血鹦鹉性格比较温和,可以和体型差异不大的其他鱼类混合饲养,但它们毕竟是两种慈鲷鱼类的混合产物,也具有轻微领域性,有时候也会攻击其他比它们体型小的鱼,但是,它们呈心形的嘴巴构造真的要吞下其他鱼类也是很难的。 血鹦鹉的体质极其强悍,它们很少会生病。对水质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几乎用弱酸性到弱碱性的水质都可以良好的饲养它们,因而,它们的饲养可以说只要控制适合的水温,其他就很简单了。值得注意的是:血鹦鹉在变更水质、水温偏差较大的情况下,体色会暂时褪化成浅淡的肉白色,直到适应了环境又会慢慢恢复。还有一点是:血鹦鹉具有挖掘底砂的能力,所以在饲养它们的环境中如果要种植水草,那么就要选择颗粒较大的砂砾。 血鹦鹉的食性偏好动物性饵料,无论是新鲜的活饵,还是各式各样的人工饵料,血鹦鹉几乎来者不拒,什么都吃,而且食量惊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仿佛都是饥饿状态的。所以,喂饲血鹦鹉的时候千万要注意适量的投喂方式,过份贪吃的它们,往往会排泄大量排泄物,以致水质突变。 血鹦鹉的雌雄鉴别和其他慈鲷科鱼类一样可以轻易地根据背鳍长短加以区分,但是,血鹦鹉虽然能够产卵,可是是不会孵化的,这就是因为它们是杂交的产物。[1]
[编辑本段]品种
  (1)血鹦鹉:体色血红,体幅宽厚尾柄短。嘴脸象鹦鹉:大眼,嘴巴小巧,最大体长20厘米;   独角仙鹦鹉(2)金刚鹦鹉:血鹦鹉的变种,头顶有肉瘤隆起,大红色、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寿命8年左右;   (3)紫鹦鹉:选择强健的血鹦鹉个体,喂给特殊饲料进行人工增色的血鹦鹉;   (4)一颗心鹦鹉:利用手术的方法剪掉仔鱼尾巴的血鹦鹉,倒立时看象心的形状;   (5)独角仙鹦鹉:采用手术的方法,把仔鱼背鳍的前端修剪成犀牛角的样子的血鹦鹉;   (6)糖果鹦鹉:用注射的手法使血鹦鹉变紫、蓝、黄、橙颜色。但颜色不耐久。此外还有激光染色的吉、福、财、寿等字样血鹦鹉鱼。
[编辑本段]管理
水质的管理
  和一般的中南美洲慈鲷所需要的生长条件一般,血鹦鹉也需要弱性且硬度较低的水质。但是,因为血鹦鹉先天有嘴部愈合的情况(尤其是特A级和A级的血鹦鹉),在引入水流经过鳃部以供呼吸所需的能力上就少了一半。因此,鳃部的呼吸作用成了明显的“致命伤”!一旦鳃部受伤或是吸取氧气的过程不顺逐,会直接影响血鹦鹉的生理健康。 所以尽量保证血鹦鹉的高氧气供给。也因此,饲养血鹦鹉时需要较其他的鱼类多了维持更优良的水质和提供充足的氧气。尤其是降低水中的溶解的养分,避免细菌大量滋生和引起鳃部疾病,维持鳃部细胞能有效地吸引氧气的能力,相形之下变得相当地重要。
温度控制
  血鹦鹉对温度相当“敏感”的鱼种,重点并不是在于鱼体对温度的适应性相当差,而是因为在低水温和水温变动剧烈的情况下,容易因为生理的反应而失去鲜艳的体色,更甚者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是斑纹。使用加温器提升水温在25~28℃的范围内,便可使鱼只呈现亮丽的体色和充满活力。而在低水温中生活久的鱼只不但健康状况差得可怜,且容易生病、死亡,相信这都不是玩家们所乐见的!
饲料和饵料的选取
  早期的坊间流传:“血鹦鹉要吃虾子,体色才会红润!”这观念是相当正确的。因为虾子体内的“虾红素”可促进血鹦鹉显扬体色,若能充分地摄取虾红素,血鹦鹉的体色鲜红欲滴是指日可待的。但是,现在已经不用这么麻烦了,许多坊间可获得血鹦鹉专用饲料中,添加了虾红素和“β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直接投喂就可让血鹦鹉的体色维持在艳红色的情况下。
混养的诀巧
  许多家庭和公司行号中所布置的水族箱,喜欢单养一群血鹦鹉,看一群健康的血鹦鹉在水族箱中群泳是一幕壮观感人的景色。但是,有另一群人喜欢混养的水族箱。这也是青菜萝卜各有所好。   在混养的鱼种选择上,强烈建议还是选取一些中南美洲的慈鲷来得合适!尤其是一些中大型的慈鲷。   因为血鹦鹉的体型近似三角形且无法合拢的嘴型,使攻击性降低(仅能冲击无法撕咬),可以选择金菠萝、黑云、红珍珠关刀.珍珠火口一类的鱼来搭配,除了有多样化的体色搭配之外,还能在某种平衡之下,达到和平共存的境界。 (但还是尽量避免多品种鱼类混养)
水中的造景
  对于这些体色通红且颜色单一的鱼类来说,水中的造景除了颜色的搭配和避免使用植物为造景材料之外,还需要考量鱼体冲撞的力量,因此造景的坚固性也是必备的!   许多值得一提的造景提供给看官们参考,其一是沉木或是长大的莫丝的沉木,大都摆放在水族箱的正中央,和血鹦鹉的鲜红色搭配起来,有更强烈的对比效果;其二是以木化石或 岩石叠出来的水中造景。常会在水族箱中以单一或是多个石堆的方式摆设,当然,水族箱要够大才会有较多的选择和变化。
其他
  就是饲养者的心态问题了!虽然在必备的生长条件置妥之后,并不需要太多的照顾,但是,有耐心的定期换水,检视水族箱中的配备,细心地观察水中血鹦鹉的健康状况,都得化费一些精神和时间。
[编辑本段]饲养
  在小血鹦鹉苗出生后,没有任何血鹦鹉的特色,反而有点像是一般中南美洲的慈鲷鱼种。 经过约20天的养育,小血鹦鹉的外型会慢慢转变,头背部肌肉渐渐地隆起,厚度也开始增加,体色也由条纹黑慢慢变成灰银色。此时血鹦鹉体内的红色色素已经开始有累积增生的趋势,但是此时约3公分的小血鹦鹉体色不是红的,大约在出生后50天、大小约5公分时,才会显现出红色的体色。   建议饲主在此时以「扬色饲料」喂食,不但能充分的提供小血鹦鹉营养所需,还可以加速血鹦鹉及早转成火红的红色。在这段时间血鹦鹉在营养上若未得到妥善照顾,体色没有变红,也不用期待她有变「天鹅」的一天了,因为此时是决定她一辈子体色的重要关键期。 血鹦鹉另一个特色是浑身圆滚滚的可爱造型,但是并不是因为他吃了很多饲料才造成的,想要培养如此浑圆饱满的血鹦鹉应该由两大方向着手:   其一,是在小鱼苗阶段时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其发育。   其二,是饲料的选择应取蛋白质含量于32%上下的高蛋白饲料(一般产品外包装皆会注明成份),如此将能拥有血鹦鹉圆滚且约1:1的标准身材喔!! 水含氧量不足 血鹦鹉第一个喊救命 一般市面上的血鹦鹉大致分为三级,分别为特A级、A级、B级。当然会随着等级的不同有着不同的价差,血鹦鹉的寿命可长达4年至5年之久,但是大约三岁的血鹦鹉已经算是高龄了。不过根据亲鱼的年龄推算,我们评估血鹦鹉应该可以有十年左右的寿命。 四、五年的血鹦鹉大约15至20公分,随着而来的将会是鱼只衰老的各种症状。一般鱼儿衰老的症状大致为体色褪色、脊椎骨弯曲、鱼鳞脱落、活动力降低等等,一旦这些症状出现在血鹦鹉中,饲主应该已经让这些逗趣可爱的血鹦鹉陪了一段不算短的时间了。   鱼是以鳃部和水中氧气行呼吸作用为主,但因血鹦鹉有着先天呼吸器官的功能缺失,只有半套呼吸器官,进入鳃部的水流大减,因此血鹦鹉在呼吸方面就比其它鱼种更显艰难,一旦水中溶氧不足,血鹦鹉会是第一个感受到的;也就是说要有足够的氧气,否则水族缸中的血鹦鹉群们将会一起say goodbye。虽然氧气的不足,血鹦鹉不会马上全部死亡,但是她对环境的耐受力与病毒的抵抗力将都会急遽降低,一缸病焉焉的鱼,看了也心疼。   因为呼吸器官的问题,现在将血鹦鹉常见的疾病大略简述,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疾病:   1.细菌性疾病:大致以鳃的溃烂与体表的损伤最常见。症状是鱼只的活动力降低、食欲不振、呼吸急促等,这时的鳃其实已经严重告急,但是外表却还是看不太出来,惟独将鳃盖掀开检查,方能看到溃烂的组织,在治疗和预防可用抗生素(Antibiotics)治疗,一般治疗烂鳃的药水可做简单的预防与防治。   2.真菌性疾病:这类疾病主要以霉菌为主。一般鱼只被真菌覆着,大都是生长在体表,此时鱼只会有磨底砂或缸壁的动作,一般以治疗水霉菌的药水就能简单的预防与治疗了,不过只要给予良好的环境,适宜的温度,反而能减少真菌的问题。   3.寄生虫性疾病:在水质极差的水族缸中会有寄生虫疾病发生,主要以白点虫、鞭毛虫为主。一旦身上寄生虫过多,血鹦鹉会逐渐变瘦、体色褪色,不过一般寄生虫疾病比较好治疗,只要来个药水浴,辅以市售的治白点虫病药水,白点虫自然就药到病除。   发现鱼有食欲不振、游动无神、体色失常、身上长有白膜等异常情况时,都是患病的先兆。要把患病嫌疑的鱼单独放在一个缸里进行隔离,防止疾病蔓延。此时要注意几点:捞鱼动作要轻。隔离时,务必使用原有的水。只放置换气装置与保温器。应该使病鱼接受少量日光照射,水质清洁。若病鱼还能吃食,可以投喂少量,以增强病鱼的体质,使病鱼早日恢复健康。
[编辑本段]常见病与处理
  1.外伤   鱼的粘膜十分细腻,不注意即会伤及鱼,容易感染霉菌与细菌。   治疗方法A、直接在外伤处涂抹红药水(应避免涂在眼部),每天1一2次。 B、将病鱼泡在四环素、土霉素、青霉素等稀溶液里进行药浴,浓度1一2ppm。 C、受伤处涂抹红霉素软膏、四环素软膏,然后浸泡在浓度为2ppm四环素药液中。   2.小瓜虫病(白点病)   病鱼常在水草、石块上摩擦身体,可见鱼体和鱼鳍上有白色斑点。此病传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时治疗,常常大批死亡。   治疗方法A、提高水温病原虫便离开鱼体。这种寄生虫在没有宿主的情况下容易死亡。B、把病鱼放在28一30C左右的水中,每隔一天给病鱼换水(加少许食盐),直至鱼病痊愈。C、用2PPm的甲基蓝溶液浸泡病鱼,每天浸泡6小时。D、用热水溶解酸奎宁放在28一30C水中,将病鱼放入。   3.水霉病   发现鱼体长“白毛”,病情发展,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这种疾病在一年四季内都可发生。   治疗方法A、用3%的食盐水浸泡病鱼,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B、用2ppm高锰酸钾溶液加5%食盐水浸泡20-30分钟,每天一次。C、用浓度为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病鱼20一30分钟,每天2次。 D、把病鱼浸泡在浓度为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里,直至痊愈。   4.烂鳍病   鱼鳍变白,伤口分泌粘液,鱼鳍腐烂,导致鱼死亡。尾鳍与背鳍、腹鳍均有可能腐烂。   治疗方法A、用5%食盐水浸泡病鱼,直至痊愈。 B、每10公斤水中放入5一10万单位的青霉素浸泡病鱼,直至治愈。C、5ppm呋喃西林5%食盐浸泡病鱼。 D、食盐加高锰酸钾(2ppm)浸泡病鱼。   5.烂嘴病(棉曰病)   鱼口周围变白的疾病,又称棉口病或白嘴病。   治疗方法在缸中,每4公斤水加入5一10万单位水溶性青霉素。亦可用金霉素治疗。需将水族箱进行消毒处理。可用15%的甲醛溶液浸洗盛过病鱼的缸和捞过病鱼的鱼网。   6.吸虫病   鱼患病后,会以惊人的速度在水箱中游来游去。   治疗方法将病鱼放入福尔马林水溶液中,每4公斤水中放入福尔马林ICC。病鱼放入浸泡一、二十秒钟后,立即捞出放回原水箱中。每日二次,连续2一3天即可治愈。   7.鱼虱病   病鱼皮肤发炎,皮肤溃烂。当寄生虫吸附于鱼体时,鱼会用身体摩擦玻璃等。   治疗方法把病鱼放入1.0-1.5%的食盐水中,经2一3天,即可驱除寄生虫。   8.松鳞病(松果病)   病鱼鳞片竖起象松果状。   治疗方法A、把病鱼浸入浓度为5万分之一单位的四环素水溶液中洗浴,每天2次,每次一小时。B、用2%的氯化钠溶液与3%的碳酸氢钠溶液混合,病鱼每日药浴2次,每次10分钟。C、每40公斤水中加0.5克氯霉素浸浴。   9.胡椒病   病鱼身体和鱼鳍上面会出现细小的黄色粉状物,象撒了胡椒粉一样。   治疗方法将鱼放入5%的食盐水中,大约2一3天可治愈。经常换水,保持水清洁,可预防此病。   10.碱性病   鱼鳍出现松软无力。   防治方法: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洁净。   11.神仙鱼眼病(眼球出血症)   鱼的眼球突出及出血。以斗鱼与神仙鱼患病最多。   治疗方法用5%的食盐水浸泡鱼体。   12.感冒   鱼静止不动,浮于水面,皮肤和鳍失去光泽,颜色暗淡。   治疗方法将水温恒定,用小苏打或1%的食盐溶液浸泡病鱼,增加光照,以求其渐渐恢复健康。
发表于 2010-8-25 11: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值得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5: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盛世中华) 的帖子

谢盛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