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203|回复: 6

[竞斗] 跟各位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2 21: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看虫谱无意间想到的,跟各位聊聊。在书中看到寿星头的照片,突然想到这会不会是自然条件下的米系?米系的繁殖过程我不清楚,要是点版不忙请他讲讲吧。只是突然有这么个想法,没法求证,跟各位探讨吧。
发表于 2010-8-22 22: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应该不是,如果您在收虫是看到类似的虫 可以打牙看看 如果是大牙帘或牙帘不能完全收起估计是MC的可能性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2 22: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米系虫据份家讲是用老米(长颚蟋)雄虫与雌斗蟋交配后,再用其雄性后代与雌蟋蟀交配的产物,代数上应该是F3了,米C在前两年场子里可谓所向披靡,其特点是紫皮白牙,牙齿长厚锋利,硬度相当之高,这两年玩家们渐渐分辨能力提高了,所以米C已经不能进场,毕竟是种不入流的虫子,非传统斗蟋可比。
米C虫我研究了一下,好像马门类似长颚蟋,开牙时候不像斗蟋那样收放自如,大多是大马门,开牙抬不起来,合牙较慢。但虫子收口不受马门影响,力量很大,过电嘴常见,这也是很多看似不错的斗蟋败在米C嘴下的原因。
寿星头这种虫王级别的虫子我也只是在照片上见过,现实中还不曾有经历,但根据照片上的特征来看与一般意义上的米C还是有显著差别的,寿星头,头的高抛程度无论在斗蟋和米C里都是极为罕见的,至少我见过的米C头子虽然有大得出奇的,但没有鸭蛋那么高,而且在色泽上来讲记得照片上的寿星头是青皮色,与一般的浓紫皮色米C也有差别。退一万步讲,野生自然状态下,老米和斗蟋繁殖几率应该是很低,就和人跟银背金刚猩猩繁殖一样,自然状态下繁殖到F3的几率几乎为0。
所以我个人觉得,寿星头并非是自然条件下的米C,属于斗蟋里极少数珍品好虫而已。
瞎说几句,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探讨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0: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2回事


没意义


头型问题斗丝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19: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点版,感谢各位坛友。我只是突然冒出这么个想法,主要是因为看到寿星头的头型前突、牙长但削腮,不像通常意义上的马脸、河马脸、狮子脸都要腮门饱满。老米的雄虫在印象中也是牙长腮削,不过要是说米系多紫虫,似乎颜色确是不对,听说的寿星头非青即黄,还真没听过紫的。本来以为寿星头罕见是不是跟自然杂交几率极低有关,看来还不是,估计是另有遗传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6 09: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虫谱上大多数虫还是属于蛮常见的虫,但个别虫子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1万年就出了这么1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6 13: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