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7-16 17: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渡长江排头兵 “红旗方队”敢拼命不敢丢脸
一个人指挥,让步调整齐
谁说话谁呛水了解水文,让渡江变得轻松
临场指挥有讲究
每年渡江节,“红旗方队”都最引人注目。他们是第一个下水的,也是第一个起水的,“红旗方队”的表现可以说代表着渡江节的形象,他们推的展牌是“长江横渡”,他们是否能顺利上岸,是否队形整齐,都是观众、镜头的焦点。
“红旗方队”为何能长年以来一直引领其他方队,保持“红旗飘飘”,其中的诀窍看队长王武细细道来。
第一次试渡,展牌靠船拉上岸
脸热得可以“烙饼”
王武参加渡江节已有12年,拥有着丰富的渡江经验,对江中水流情况熟悉。可在他早年的试渡过程中,也有失手未能成功将渡江展牌拉上岸的经历。
王武告诉记者,推展牌并不一定就是“人多力量大”,如果十几个人推拉的方向各不相同,反而弄巧成拙让展牌在江中“寸步难行”,“第一次参加渡江节,第一次试渡时,展牌是靠救生艇拉上岸的。当时,我的脸热得都可以‘烙饼’了。不为别的,要是正式横渡时别人看到第一个方阵的展牌都要靠船拉,那脸真的是没地方搁了。”
一个人指挥,让步调整齐
谁说话谁呛水
为了能让展牌顺利上岸,王武主动“抢”过队长一职。“当时,方队没有指定人当队长,你一句、我一句,步调混乱,展牌才没能拉上岸。第二次试渡前,我跟大伙说,‘求大家了!这次试渡时,大家放下身段,听我指挥一次。’结果,大家在步调一致后,成功将展牌拉上岸。”王武说,自己渡过长江,肚子也饱了,“呵呵,平均每发出两次指令,就要喝上一口水,哪有不饱的?”游泳时说话本来就容易呛到水,而队长王武又不得不讲话,而且还要扯着嗓子喊,不呛水才是怪事。
了解水文,让渡江变得轻松
临场指挥有讲究
既然游泳讲话容易呛水,那王武为什么不在下水前就把所有事项都提前说呢?“横渡长江跟在游泳池或湖水中的差别大多了。长江中,不同地方水流变化差异很大,如果了解不足,很可能事倍功半。”
王武介绍,入江地段属于江水回流区域,选手们应沿着11点钟方向对着第二桥墩游约50米左右,接着由于水流变化,选手应改向12点钟方向,朝着晴川阁游至大约第五、第六桥墩之间。此后选手们顺着1点钟方向游约200米后,队伍就应改从2点钟方向顺着下流的江水之力,边向岸边游,边整理队伍了。队伍集合完毕后,就可以向着3点钟方向顺江而下,准备上岸了。“这些,只能在临场指挥,方队才会保持整齐,顺利渡过长江。”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