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丽小筑 发表于 2009-7-12 00:40:45

浅谈虫具的材料,工艺和价值

最近我自己也收了不少东西, 也有些感慨, 再看了下大家的帖子, 就特别想发表一下自己的一些意见和看法. 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引起百家争鸣.

先说说自己, 上海人, 个人感觉自己还算有点小钱, 一般看中什么虫具的话, 基本还算\"买得起\"(当然, 5位数的买起来还是比较慎重, 6位数的基本不碰), 也收了不少价格比较高的东西, 小时候也学过书法(被逼的), 青年的时候比较崇洋, 自学了些油画, 所以还算有些美术功底. 自己也比较喜欢做模型, 所以手工也算不错, 读书的时候, 就靠这手艺赚钱, 因此对各种材料和加工工艺略懂, 也会一点点比较普通的雕刻加工, 家里也有仪表车床和铣床, 基础的加工都会一点.

先说材料:

前段时间本人也算是被批评的黑老九, 因为特别喜欢收藏象牙犀角的雕刻工艺品, 其实各位仔细想想, 从材料(有机的和人造密腊省去)的角度来说, 象牙的东西, 其实不能算是名贵的, 上次在万商的时候, 有位仁兄和我说象牙的贵, 还不环保, 建议我配口盖的时候, 好的葫芦配小叶紫檀, 差的配些红木或者海黄等... 我问他现在小叶紫檀(我说的是印度的) 的行情, 这位老兄回了我一句, 也就500吧, 把我当场弄晕, 他还和我说市场里的**(商家省略)就有一个盒子, 小叶紫檀的, 做工也好(**斋出品), 也就一千多....... 我也无语了......

这里就想说一个事, 我一个搞房地产的朋友那里, 前几年从拍卖行拍过一个笔桶, 正宗印度小叶紫檀的, 无任何雕刻, 当时的中标价是4万6千元, 朋友当时和我说买得真划算, 捞到宝了. 注意, 这个笔桶的尺寸不大的(印象中直径大约在14~16cm), 不是水桶.

至于海黄和老红木, 个人感觉前几年还搞得到, 现在搞到的, 不是材料不对的就是工不对的, 特别是那些做葫芦口盖的, 大家以后买到这种东西, 回去后用块白色的布, 沾点水仔细擦擦, 看看是不是有黑色或者红褐色的染料. 这种造假的工艺, 十几年了, 还没进步过, 真是懒得说. 至少个人认为, 几十块的\"老红木\"都是假的, 关于海黄嘛, 就更不用提了. 至于这种材料的工, 我看到的基本上都是一塌糊涂的, 连表面都没车平整, 里面基本也没打磨, 要知道, 这样的东西配上了葫芦, 一晒就容易木头开裂, 弄不好还会把葫芦一起裂掉.

再说说蜜蜡和红珊瑚, 有很多商家, 号称葫芦口盖的材料是老蜜蜡, 我在这里也不指责什么, 因为大家对\"老\"的定义不一样. 请大家以后买到这种东西, 回去后用保险盒或密封袋装起来, 过1星期后再打开, 闻闻是不是还有股类似于加工有机玻璃时会有的臭味道, 如果有的话, 可以告诉各位, 这个\"老\"连半年都没有. 如果是真正的老蜜蜡, 一不会有那么大的料, 二即使有也没人会发烧来做葫芦口盖; 当然, 用块小料来作为虫具的点缀, 是可以的, 但价格也不会很便宜. 至于红珊瑚, 劝大家真的别想了, 除非你钱多得想烧掉.

先不论材料的贵贱, 我认为作为客户如果买一件东西, 应该要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不要A说成B, 让人笑掉大牙.

凯丽小筑 发表于 2009-7-12 00:41:38

接下来说说加工工艺:

现在碰到很多人, 动不动就吼:" 这是某某的作品!", "这是全手工的!", "某某某的东西现在价格又上去了, 供不应求, 没时间做."

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于名家:
名家的作品, 并不是每件是好东西, 说实在的, 我所看到的那么多作品, 属于精品的不多. 一般的手艺人, 出的东西也未必没有好作品, 有些手艺人, 往往没成名前做的东西, 比成名后还好. 一般来说, 商家会用名家精品的价格, 来卖名家普通作品, 以前者为价格基础, 来赚后面有量的作品的钱.

这里也要谈谈"工"了, 举个例子, 我自己以前做模型的时候(这里塑料模型为主), 会分为几类, 1是帮模型店做样品的东西, 2是比赛的作品, 3是送人(一般来说是比较要好的朋友)的东西, 4是自己做了收藏的东西. 它们的区别是很大的:

1类就是为了赚钱的东西, 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做出, 基本挑不出毛病就行. 以前做的时候, 模型公司给我的指标是1个月做8个.

2类的东西是去参加比赛的东西(当枪手, 自己做了给小孩子去参加比赛, 中考可以加分的, 算是有特长), 一般的朋友会认为这是精品, 说实在的, 由于参加比赛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奖, 所以做出来的作品总是中规中矩, 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 因为有个明显的缺陷的话, 基本拿不到头名. 一般来说, 这种东西2星期做一个. 用比较的话, 就是一般虫具店里不会放, 难得会有一两家虫具店里摆着一个两个的东西, 价格会比较贵.

3类和4类, 有相似也有不同, 一般自己要做了留着的东西, 用料用工无不用其极, 最主要的是要加上很多创意, 花很多时间去思考和查证, 力求完美. 当制做完成后发现有一点暇疵, 4就降级成为3, 因为这种东西, 卖的话和2比又不能贵很多, 要不会被认为是宰人, 但花的心血和2比又实在相差太大, 不如送送欠着人情的好友, 一方面把人情补了, 另一方面可以直接说出作品的特色, 而不被好友认为是估计要炒作价格(因为是送的). 不过真正东西到了4类的话, 连高价卖也不舍得了, 因为即使再重做一遍, 未必会比前一样做得好, 而且手艺人还有个特点, 就是自己总要留至少一个好东西在手上, 当别人贬低他的作品的时候, 这样东西就成了维护他尊严的金箍棒了, 东西拿出来后, 让贬低的人无话可说. 这类东西, 基本没法定工时, 因为制作其间停停做做, 做做停停, 创意不到, 誓不动手, 工艺不到, 誓不罢手. 当然也有来灵感如泉涌的时候, 手上又有好材料, 一气呵成. 一句话, 就是说不准, 没得卖. 还有要补充的就是, 这类东西往往太注重工艺, 而不实用.

这里的最后, 再说说如何看东西, 很多朋友都是瞎起哄, 别人说好, 他也说好, 别人说差, 他也跟着骂, 不知所以. 其实看东西很简单, 这里介绍一下我的方法:
1: 不违背自然定律, 打个比方, 如果有人掐了把葫芦, 上面是一朵菊花上站了一只仙鹤, 那您就别买了, 有那么大的菊花或者那么小的仙鹤吗?
2: 做的东西要像, 可以适度夸张, 但要有个度. 比如说人物的话, 脸部要生动, 特别是有很多人物的时候, 千万不能是N多人一张脸. 上次看了一把葫芦, 掐花的题材是婴戏图, 大概有十几个小孩子, 看的时候, 一旁的人瞎起哄, 老板说是精品, 他们一个个称赞得变成了绝世精品, 看情形是我不掏钱就是我的不对了, 逼得我实在没办法, 说出了毛病, 1是十几个小孩子, 脸部表情一模一样, 看样子是十几胞胎; 2是这张脸, 如果是放在一个古代女人的头上, 会很漂亮, 放在小孩子头上, 就是妖怪, 一个个都是柳叶眉樱逃嘴.
3: 型对, 这个就是要多和朋友交流, 对经验有要求了, 注意, 有的东西是歪中带正的, 别有一番特色.

再说说全手工的概念,
这里就做个比较实在的比较, 张圣林的盒子和老*, 清*斋的比比. 我这里的纯手工, 是指不用电动的设备, 如车床铣床磨床电锯电刨等靠电运作的工具.
终所周知, 张的盒, 大家都知道是机工的, 包括雕刻.
另2位的, 至少从店家那里, 都说是全手工的.
不想说别的, 以虫盒的底板来说(老*和清*斋的, 有很多象牙底板), 如果用手工的话, 请问机工和手工出来的东西, 有何不同, 机工的话多少时间做一片, 纯手工的话又是多长时间?
难道后2位的东西, 完全不需要用到上述的设备吗? 如果用到的话, 那和张的盒子有什么区别, 在我看来, 无非就是材料用贵点的东西而已, 但张的盒子, 上海还会有镶嵌贝壳或者机器雕刻的工艺, 虽然大众化, 但总比光凸凸的一片表面有缺陷的老竹子值钱吧?

当然, 这是我对机工和手工的定义, 可能别人的会不一样, 请指正. 现在, 纯手工已经仅仅作为为某些手艺人抬价的工具而已, 目的就是抬价, 一个材料用不了几钱的东西, 一变成"纯手工", 立码价格连升三级. 从制造工艺上讲, 最简单的来说, 铣床铣出来的一个图案, 肯定比你用刀挖出来的要工整, 质量要好(这里不涉及雕刻).
我认为的值得收藏的纯手工, 必须是有大部"手工"在里面的, 东西要有手艺人自己的特色, 产量少(手工的, 本来产量也不会多), 以收藏为主, 养虫为辅.

凯丽小筑 发表于 2009-7-12 02:35:35

关于价值, 个人感觉是3样里最难写的, 估计会得罪更多的人.

但思量再三, 还是说2句.
奉劝那些手艺人, 别被一些职业炒家给忽悠了, 自己对自己要有个清醒的认识, 被别人3句话一捧, 自己还真以为自己成了"大师", "宗师"了. 前几个月, 有位朋友拿了块**(现在被炒得很热, 名家)雕的玳瑁蒙芯, 一般的那种, 不带动), 一问价格要2000, 如果是高蒙芯(黑白虫葫芦上用的)的话, 估计要5000. 当时是在万商小天津的店里, 正好我有把葫芦要他趟底, 那把葫芦上有块260元在小林那里买的玳瑁蒙芯, 暗8仙8动的, 自己曾经花了大概1小时稍微打磨修整过. 2者一对比, 似乎我的还要好些. 价格相差几乎6倍. 而且那位大师很忙的, 手上的活都忙不过来.
这位朋友走后, 店主马上和我说:"小陶啊, 你千万别买那一块东西, 不值啊. "
我回了一句: "老李, 你放心, 我的钱还没多到要烧的地步, 一块平的玳瑁蒙芯, 2000元, 同样大小和水准的雕工, 象牙的也就800而已, 我拿的5层立体雕工的象牙蒙芯, 雕工好到你都不忍心用手拿的地步(东西我在本论坛发过), 也就2800元, 就为一个名气, 不值."
再说到手上的活忙不过来这一点, 就见他们在忙, 但就是见不到作品. 玩东西都有个圈子, 我想能买这个的, 应该算是有钱人了, 偏偏我周围的这圈愿意花钱的朋友, 没一个人拿的.

哎, 估计说到这里, 又得罪不少人了. 但这也是为大家好, 个人认为, 以现在全国人民的收入来讲, 想赚大钱的, 就别当手艺人了, 当手艺人用功一点的买套100万的房子是可能的(做30年, 除去开销每年赚5万, 多出来的50万算银行贷款利息) , 但要买套300万的房子, 是难度很大的, 除非你做到蒋海勇的那种雕刻水准. 养虫, 本来就是老百姓稍微有点闲钱后用来打发时间的. 一般月收入5000的虫友, 应该不会去每个月花2000在虫具上, 当然, 极个别案例除外.

最后也希望各位手艺人能多多用功, 多出好作品, 出货的价格实际点, 这是买家之福, 也是商家之福. 不要造成价格N高, 出一个东西要以年计, 说到某某的作品, 人人叫好, 就是没人买. -- 我也经常这样, 看到这种东西, 说2句好, 然后放回去不买, 如果真的好的话, 为什么不卖呢? 说倒底就是因为不值. 那为什么说好呢? 说倒底就是为了不得罪人, 让不懂的喜欢跟风的朋友去伸头吧.

琪琪爱虫虫 发表于 2009-7-12 03:21:45

呵呵,套句玩鸟人说的话。哎,又仰特了~!

六百里加急 发表于 2009-7-12 10:52:28

楼主辛苦了,写的不错!学习加支持!

痴匏轩 发表于 2009-7-12 11:20:28

印度现在有小叶檀人工林栽种,不是任何的印度小叶檀都能到密度、油性一流的金星紫檀的。如果那素笔筒不到年头,光凭直径那价钱贵了。
小叶檀、红木等拿白布盘都会多少掉些颜色。
海黄或是老红木的口框车后抛光一流的市面上也不少见,天津就有不少车工一流的配制口框的好手。
评定小叶檀、红木(包括老红木)、黄花黎等材料的好坏,最基本的要看料子的密度与油性怎样。密度不好的小叶檀还不如玩密度、油性一流的红木。

久光百货 发表于 2009-7-12 11:36:17

学习的好帖!!!支持!!!

wwwdm 发表于 2009-7-12 11:45:56

很有启发,一字一句阅读了。

pzghzhyhb 发表于 2009-7-12 11:58:18

楼主,大作要好好拜读!

攻玉生 发表于 2009-7-12 12:18:15

很有思想的好文章。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虫具的材料,工艺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