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蝈蝈筒发声比较
有机蝈蝈筒的发声问题一直被很多人所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两类:1. 葫芦和有机蝈蝈筒的发声比较;
2. 不同有机蝈蝈筒的发声比较;
对于第一个问题,个人认为葫芦的发声比筒子更有味道,而筒子的发声要更来得响亮。而对于第二个问题,争论就更多一些。也好像没有什么比较一致的意见,但基本形成了以下看法:
1. 越高越厚的筒子发声难;
2. 不同的筒子适合的蝈蝈不同,比如A筒子适合放本叫的蝈蝈,而B筒子适合亮叫的蝈蝈;
3. 有些筒子的适合面更广一些;
4. 同样的筒子,如果搭配不同的蒙心,出声也不同(七星,独眼不在此列);
前段时间采取了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对手头的几款筒子进行了测试。测试方法是用同一只药蝈,在不同的筒子中鸣叫的时候,用手机录音,加以比较。为了尽可能减少干扰,录音环境如下:
1. 每次录音筒子和手机放在制定的地点,具体见图,其实手机离筒子还要稍远一些,约20公分距离;
2. 每次录音,室温基本在20度出头;
3. 所有录音基本在几天内完成,蝈蝈也已经是定声的蝈蝈;
4. 蝈蝈的体位问题。通过比较,同样一个筒子,如果蝈蝈鸣叫时的体位不同,出声也是不一样的。如果鸣叫时,蝈蝈肚子朝上,膀子朝下,出声肯定会受影响。因此这次的录音全部都是在蝈蝈正常体位时的录音,也就是斜45度蹲在筒子里的时候;
5. 录音采用同一个手机,Nokia的6120C。
当然这样的测试方法还是有一点问题的,这也是我现在发帖前才想周全的,这里也整理出来,供大家听音时参考:
1. 没有在专业录音棚里采用专业录音设备录制,肯定有一定程度的音色失真;
2. 手机的摆放位置值得商榷,如果将手机放在筒子侧上方的地方,相信对于某些筒子来说,录下来的音色或许会有提升,比如对于李勇的博尔特筒子;
3. 尽管室温差不多,也是同样的一只蝈蝈,但从录音中就可听出,还是有快膀和慢膀的区分,当然这些只是相对而言,但对于实际音色,应该还是有影响的;
4. 有些筒子,是要讲适应性的,不是每一只蝈蝈都适合的;
5.如果只是比较筒子的发声,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采用同样的蒙心。
以上这些问题,多少对最终判断产生了不少影响。 http://www.8box.cn/feed/000000_s_371167_/mini.swf
测试筒子:
老T 55橘黄间白双窗筒子,配玳瑁蒙心74
http://www.8box.cn/feed/000000_s_369041_/mini.swf
老T 55红色单窗筒子,配玳瑁蒙心
http://www.8box.cn/feed/000000_s_371092_/mini.swf
老T 60茶色单窗筒子,配玳瑁蒙心
http://www.8box.cn/feed/000000_s_371096_/mini.swf
老T60红间白双窗筒子(08版),配椰壳蒙心
http://www.8box.cn/feed/000000_s_368605_/mini.swf
李勇60黑色博尔特型筒子,配椰壳蒙心
http://www.8box.cn/feed/000000_s_368614_/mini.swf
尖鼻子55七星筒子
http://www.8box.cn/feed/000000_s_371100_/mini.swf
尖鼻子55独眼筒子
http://www.8box.cn/feed/000000_s_371104_/mini.swf
小林55透明蓝筒子,配椰壳蒙心
http://www.8box.cn/feed/000000_s_371103_/mini.swf
小林60加高加厚全透明筒子,配椰壳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