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气儿
发表于 2006-11-10 09:55:05
引用第37楼天才鹦鹉于2006-11-10 00:55发表的“”:
说些题外话
二人转的路在何方?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对于那些耍宝,实在不敢恭维,可是恰恰是这种恶俗的糟蹋二人转东西却火得很,那些传统的名段却没落了。。。。。。。
天才鹦鹉真好象是东北银,就这俩句评论就说明了问题~~~
每个东北人都知道二人转,我们这些成年人更是,熏都熏黑了呵呵~但是真的很怀念那些传统名角名段,就说韩子平董伟,那唱腔,远非那些声乐演员的HIGH C可比!那表演,那唱念做打的工夫……十分了得!真的让你跟着剧情时而开怀大笑,时而默默擦泪,时而愁肠百结,时而喜极而泣,虽只有二人在舞台,却真的敌得过千军万马!!
真正的二人转,大雅!!!
忉郎
发表于 2006-11-10 12:27:46
引用第36楼陈鹏于2006-11-09 21:38发表的“”:
呵呵 我们几个同事在夫子庙玩 我老婆买东西 看完不想买了贩子不让走 我们查点把摊子给砸了
呵呵,当时我们也只是吓吓他,那贩子一听我们的东北口音就立刻不出声了。
唉,全世界都知道东北多莽夫。
忉郎
发表于 2006-11-10 12:32:44
引用第37楼天才鹦鹉于2006-11-09 21:55发表的“”:
说些题外话
二人转的路在何方?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对于那些耍宝,实在不敢恭维,可是恰恰是这种恶俗的糟蹋二人转东西却火得很,那些传统的名段却没落了。。。。。。。
现在凡事都讲市场,我想既然市场需要,那就有它存在的道理。那里的许多黄段子其实也都广泛流传于大家的手机信息中或是酒桌后的笑谈里。就是那些所谓的名角在成名前也都讲过那些黄段子。我觉得在戏院中,在乡村,它的存在是合理的,但硬要上一些“春晚”等比较正统和主流的场面,当然是不合适的了。比如夫妻隐私夜话,是两个人秘密谈的,如果硬要在中央台的黄金时段播放就一定会让人恶心的。
忉郎
发表于 2006-11-10 12:35:00
引用第38楼小鱼tj于2006-11-09 23:38发表的“”:
呵呵,打油诗相曾
忉郎江南审民风,
写文篡卷满纸言.
.......
你来就是四人聊了
忉郎
发表于 2006-11-10 12:39:53
18、原来总以为自己工资挺高,到了江南才知道自己的工作态度和绩效早就对得起自己那点工资了。
忉郎
发表于 2006-11-10 12:42:16
引用第39楼鱼的翅膀于2006-11-10 09:16发表的“”:
有意思~~~~
谢谢鼓励。
紫薇浪人
发表于 2006-11-10 13:16:08
哈 我才发现 二人转是过去大车店的艺术 针对的也是较下阶层的观众 以娱乐为主
忉郎
发表于 2006-11-10 13:25:08
引用第46楼紫薇浪人于2006-11-10 13:16发表的“”:
哈 我才发现 二人转是过去大车店的艺术 针对的也是较下阶层的观众 以娱乐为主
是农民在干活间隙,在田间地头的自娱自乐节目,后来被民间艺人收集整理后演出的,属于下里巴人一类。它最初的形式、对象就注定它不可能蹬上大雅之堂。建国后改良过,我觉得公共效果并不好。而现在东北很多城市略加修饰后送到戏院,我觉得效果还好。有机会来吧,我请你。
紫薇浪人
发表于 2006-11-10 13:26:41
我们这里市里有 我看过魏三的演出
紫薇浪人
发表于 2006-11-10 13:28:12
引用第46楼紫薇浪人于2006-11-10 13:16发表的“”:
哈 我才发现 你门在聊,二人转是过去大车店的艺术 针对的也是较下阶层的观众 以娱乐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