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气儿
发表于 2006-11-9 20:23:24
我在天津也看过了,都是长春演员,场子很满,笑声开怀而不断,赏钱漫天飞舞,这么火的市场需求难道不说明问题!?也是有发展空间的艺术,虽然民俗点,呵呵偶尔过分民俗点,虽然~
陈鹏
发表于 2006-11-9 20:25:49
我喜欢看 不过从来不作在前排 演员专门拿前面的观众开玩笑
灵气儿
发表于 2006-11-9 20:33:04
引用第31楼陈鹏于2006-11-09 23:25发表的“”:
我喜欢看 不过从来不作在前排 演员专门拿前面的观众开玩笑
那可惜了~~还有女演员主动考验你是不是柳下惠,看你是否坐怀不乱腻~~~
忉郎
发表于 2006-11-9 20:41:21
14、自以为儒雅,到南方不会被人认出。结果走到哪都会有人问“大哥,东北那旯旮来地吧?”
我就奇怪了:姜昆都说东北赶大车的小伙都是浓眉大眼的(指高诺和陈鹏那样地),俺这小眼巴差地怎么也会被人认出是东北地尼?
忉郎
发表于 2006-11-9 20:48:15
15、二密、大酱缸、夹皮沟、..........,别误会,这不是骂人的,都是东北地名。到江南来,一个小村小镇的名字都透着文化,到底是文化的故乡。
16、南蛮子,是北方人对南方人的俗称,可俺发现,在江南城里,多数人不但不蛮,还很有礼貌,到底是经济发达,教育普及。
忉郎
发表于 2006-11-9 20:55:17
17、在夫子庙,同行的一广东哥们与小贩发生纠纷,小贩想动手,我们几个北方佬一撸袖子来了一句“X!想嘎哈?!”,当时就解决纠纷。回头大家纷纷自责:啧啧,又让人家看出粗鲁来了
陈鹏
发表于 2006-11-9 21:38:57
引用第35楼忉郎于2006-11-09 20:55发表的“”:
17、在夫子庙,同行的一广东哥们与小贩发生纠纷,小贩想动手,我们几个北方佬一撸袖子来了一句“X!想嘎哈?!”,当时就解决纠纷。回头大家纷纷自责:啧啧,又让人家看出粗鲁来了
呵呵 我们几个同事在夫子庙玩 我老婆买东西 看完不想买了贩子不让走 我们查点把摊子给砸了
天才鹦鹉
发表于 2006-11-9 21:55:55
说些题外话
二人转的路在何方?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对于那些耍宝,实在不敢恭维,可是恰恰是这种恶俗的糟蹋二人转东西却火得很,那些传统的名段却没落了。。。。。。。
小鱼tj
发表于 2006-11-9 23:38:18
呵呵,打油诗相曾
忉郎江南审民风,
写文篡卷满纸言.
灵气一边笑其癫,
没表东北汉子爽.
陈鹏赶来凑热闹,
忙说此地吾游之.
二人转变三人聊,
热闹热闹真热闹.
老伙计
发表于 2006-11-10 09:16:34
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