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j 发表于 2015-8-11 00:17:32

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进来雏鸟上市,压口作为重要工作,论坛讨论帖从皮皮爱鸟的饲喂技巧热以转入讨论优化压口热,从过去的如何提高压口技巧,发展到前所未有的声波讨论。赫兹这一名词快成百灵人都要思考的名词了。但也有鸟友,极力反对讨论这些。在我看,百灵鸟的赏玩,正是由于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好多未知性,才变得神秘、想象、和无比快乐~所以 讨论是必要的,古人养鸟不是反对讨论这些问题,而是他们的研究领域的局限性和时代科学发展的局限性困住他们无法研究这些。谁也不能阻挡时代的车轮,不然就会被***
任何事物都会有发展,然后理性回归,极端以后拉回来,在抛出去,在回来,事物都是这样发展的,我想有些传统观念的鸟友也不用过分担心。 看完冬夜听雪的一些回帖,想到了唐代书法家孙过庭的一段书法论述,在此转述 以求共勉~

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

孙过庭《书谱》

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

译为:
评论者说:“钟张、二王那四位了不起的大书家,分别在古今书法界特别超绝。但今(二王)不及古(钟张)。古的特点是质朴,而今的特点却是妍美”。我认为,质朴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妍美却随着习俗的不同而变迁。虽然人们书写文字,是为了适应记录语言的需要;然而,正如酒有浓有淡一样,质朴和文采也是多样的,时代不断进步,前人的东西沿袭中有改革、继承中有发展,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关键是他们做到了质朴不违时宜,妍美不同时弊。所谓:“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宜,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何必舍弃雕梁画栋的宫殿不住而去穴居,从用美玉装饰的车上下来去乘连车辐都没有的古车呢?

孙过庭在《书谱》中谈到“质”与“妍”的关系和嬗变时,提出“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观点。“乖时”有时髦、时兴的意思;“同弊”有流于时弊意思。就是说,学习古人不能违背时代精神,追随时代气息又不能与当时的流弊相混。或者说,只知学习古人而不把握时代精神是不可取的,为了把握时代精神而甘于混同流弊也是不可取的。实际上,这也是对于书法艺术继承与创新问题的看法。

我想说: 百灵鸟的赏玩,正是由于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太多未知性,才变得神秘、想象,才让我们感受到无比快乐~

冬夜听雪 发表于 2015-8-11 09:00:46

其实你没有完全明白我的意思,我并不是完全追求老传统,而我尽可能的保持原生态压口,老传统里面很多音源已经无法在实现,那可以从现在从新寻找新的叫口填补,就象有个朋友写过,孩子学口大人一字一句教,有感情有表情,如果跟着复读机教,如何理解人与人交流的表情,难道面无表情的交流吗,音频压口只能是学会,而难学到野鸟的冲劲,野味,最简单的道理,你占在野外,野鸟的叫声在你耳边所受到的感染和播放音频所产生的感染能相同吗,连人都能感觉到音频与野鸟感染力不同,何况是百灵,

神往河汉 发表于 2015-8-11 09:04:59

好文采!

青州教育 发表于 2015-8-11 09:10:36

好帖子,拜读了。

神往河汉 发表于 2015-8-11 09:14:27

野外压口是首选 毋庸置疑,音频压口多是无奈之举。 优秀的百灵 必须野外压口。

sdhz张 发表于 2015-8-11 10:09:42

写的好,学习啦。

byj 发表于 2015-8-11 10:41:59

回 1楼(冬夜听雪) 的帖子

我理解您,我也很倾向师鸟,野鸟压口,但现在大多数鸟友,没有那个精力和财力去实现古法。现在买个好师鸟动辄上万,养些顺喂的野鸟,现在大多是上班族,住单元房,既没时间也没空间。跟过去人的宽房大院没法比。生态条件也变差了,野鸟也少了,抓只野鸟都犯法。直接去亲近大自然中,困难更重重。真的仿效古法,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也不能因为如此,就不玩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如果有条件的再辅以野鸟师鸟更好,没条件的只能音频压了,因为只有音频,或主要手段是音频,所以大家才研究如何能尽量提高成功率,分析各种因素。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我只是觉得您在跟帖中一味驳斥对音频研究的意义,想跟您说声 这只是时代逼的我们没办法,,这个时代有太多的无奈
化肥农药催熟剂,你们谁没吃过,谁愿意吃,您非说,粪肥绿色蔬菜才是真的好,没人跟您抬杠,真的好。市场买不到,买到价格也超高,老百姓买不起,自己家都开块地种,不是所有人都有那精力和能力。谁也不愿意种转基因水稻,但传统水稻产量太低,不够农户养家,更不够人民吃。我经常看到朋友吃肉时说,这肉啊,跟原先那肉味没法比,原先肉怎么好,但依然在吃,没办法身体需要。百灵也是,没办法,精神需要。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肉不好了,味出不来,怎么办,肉也就那样了,只能在做法上下工夫,研究怎么烹饪才能更香 更出味。
把眼光宏观一点,看看这整个世界,都在变,是无奈也是必然~

冬夜听雪 发表于 2015-8-11 10:53:52

回 6楼(byj) 的帖子

你说的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玩百灵是非常辛苦的,古人就有凌晨野外压口的经验,如果象你说的,这么辛苦,何必呢,不就是玩吗,那永远无法压出理想的百灵,现在百灵压口所具备的条件并不少,如果追求老传统叫口感觉会少,如果与时俱进根本没有减少资源,不要说住楼房不适合养杂鸟,如果不适合养杂鸟,那百灵更不适合了,既然喜欢,就要付出努力,音频压口我不彻底反对,但是仅仅是辅助可以,真正的主要手法还是原生态,

byj 发表于 2015-8-11 10:55:37

回 7楼(冬夜听雪) 的帖子

我服了,行嘛

冬夜听雪 发表于 2015-8-11 11:06:00

每年5.25号到七月一号,天天凌晨三点带着百灵去野外听黎鸡,你能做到吗我已经做了三年,不管什么年代,百灵压口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即使付出辛苦,也未必能得到好的结果,很多事情不是走捷径就能成功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