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海123 发表于 2015-8-11 00:14:44

引用第36楼byj于2015-08-10 23:54发表的:
孙过庭《书谱》中云:
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
译为:
评论者说:“钟张、二王那四位了不起的大书家,分别在古今书法界特别超绝。但今(二王)不及古(钟张)。古的特点是质朴,而今的特点却是妍美”。我认为,质朴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妍美却随着习俗的不同而变迁。虽然人们书写文字,是为了适应记录语言的需要;然而,正如酒有浓有淡一样,质朴和文采也是多样的,时代不断进步,前人的东西沿袭中有改革、继承中有发展,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关键是他们做到了质朴不违时宜,妍美不同时弊。所谓:“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宜,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何必舍弃雕梁画栋的宫殿不住而去穴居,从用美玉装饰的车上下来去乘连车辐都没有的古车呢?
孙过庭在《书谱》中谈到“质”与“妍”的关系和嬗变时,提出“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观点。“乖时”有时髦、时兴的意思;“同弊”有流于时弊意思。就是说,学习古人不能违背时代精神,追随时代气息又不能与当时的流弊相混。或者说,只知学习古人而不把握时代精神是不可取的,为了把握时代精神而甘于混同流弊也是不可取的。实际上,这也是对于书法艺术继承与创新问题的看法。
.......

byj你学问真大我可不可以开个玩笑的说------------你举的例子正和冬夜之意因为书法都是手工书写的呀

冬夜听雪 发表于 2015-8-11 00:23:36

回 37楼(老海123) 的帖子

你用录音录制野鸟叫声,你放音量再大也无法赶上野鸟的一半,这不是声波关系,而是录音器材制约了,凌晨三点我在野外录㴝鸡声音录多了,凌晨三点野外黎鸡叫声可以穿透整个村庄,你录制以后播放能传五十米就不错,音频压口为什么百灵难叫出冲劲,这就是最大的关系

冬夜听雪 发表于 2015-8-11 00:29:15

回 38楼(tvb51) 的帖子

百灵学实物效果一定比音频好这点不用争论,否则也不会学了音频再顺野口了,

冬夜听雪 发表于 2015-8-11 00:36:44

回 36楼(byj) 的帖子

百灵压口,学口的种类可以与时俱进,但是手法和技巧老一代人总结的深度远远高于现代人,古人的闷缸就是观代的隔离,先难后易到现在也是真理,跟实物学出来的效果逼真谁也不得不承认,08年我就在论坛了,

冬夜听雪 发表于 2015-8-11 00:53:51

回 37楼(老海123) 的帖子

很多人总是认为原生态压口就必须按保定口为样本,这是错误的理解,即使住在城市,可以养皂吧,可以养山雀类吧,可以养黄雀吧,可以养小猫吧,现在城市公园里野鸟也很多,公园也是学野口的好地方,不是让你一定学黎鸡,学啄木鸟,根据当地资源选择十来种,家里养几种,公园再有几种就可以了,这样出来的效果难道不比用音频学的质量好吗

百灵传奇 发表于 2015-8-11 06:06:08

大家说的都挺好,丰富知识养好鸟。鸣肌鸣膜作用大。

锡林河 发表于 2015-8-11 06:16:59

引用第3楼唐山唐于2015-08-10 20:31发表的:
朋友讲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我们不是声频专家,就需要这样通俗而简明的解释。谢谢名字不对好友的奉献!

老海说的好啊。

大⊙猫 发表于 2015-8-11 12:45:18

学习学习

唐山唐 发表于 2015-8-11 20:10:18

回 46楼(锡林河) 的帖子

锡林河朋友,你把老唐当老海啦!不过我俩差不多,年龄相仿,说话也都直来直去,不会拐弯!

锡林河 发表于 2015-8-12 08:54:17

Re:回 46楼(锡林河) 的帖子

引用第48楼唐山唐于2015-08-11 20:10发表的 回 46楼(锡林河) 的帖子 :
锡林河朋友,你把老唐当老海啦!不过我俩差不多,年龄相仿,说话也都直来直去,不会拐弯!

我最近眼神有点不好了,看来以后得代老化镜了。谢提醒。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通俗的说下频率(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