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名】蝈蝈
【别名】聒子、聒聒、山蝈蝈
【汉语拼音】guo guo
【英文名】katydisd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mpsaocleis gratiosa Brunner Wattenwyl.
【功效】利水消肿;通络止痛
【考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科属分类】螽斯科
【主治】水肿尿少;腰膝肿痛;湿脚气
【生态环境】生活于荒地草丛及豆地中。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捕后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及河南、江苏等地。
【动植物形态】螽斯,全体绿色。触角鞭状,长于体躯。复眼卵圆形。前翅近膜质,较弱,前缘向下倾斜,静止时左翅覆于右翅之上方。雄虫在左前翅的轭区有圆形的发音器,右前翅的基部有光滑的鼓膜。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外侧。
【性味】味辛;微甘;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2-3只。外用:适量,研末吹耳。
【出处】《中华本草纲目》
别名:螽斯儿
蝈蝈分布于 河北 河南 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山西、甘肃、陕西、山东、江苏和安徽。
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删定的《诗经》中,就有“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之句,而蝈蝈文化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南宋宰相贾似道著作《促织经》开历代虫经虫谱之先河,为养虫者的经典祖书。人们饲养蝈蝈对身体起一定的保健作用,为消遣娱乐活动,极大的促进了身心健康。俗话说\"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蝈蝈也是如此!在蝈蝈的名产地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地区的西山北乡因该地区不施无公害农药没有污染,又多山区每年春夏季节蝈蝈的产量在全国为最大!且优良蝈蝈居多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内大中城市也非常畅销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兰州/西安等等...............
蝈蝈学名为;短翅鸣螽,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支翅目,螽斯科鸣螽属,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为蝈蝈亚种三大鸣虫之首,一只母蝈蝈能繁殖200-450多粒卵每粒重14毫克,我国分布有5种以上,可按产地分类为南蝈蝈,北蝈蝈两大部分,北蝈蝈优于南蝈蝈。北蝈蝈又分为京蝈蝈,冀蝈蝈[易县西山北],晋蝈蝈,鲁蝈蝈等。南方各省蝈蝈统称南蝈蝈,但个头较小,鸣声小而尖,体色不纯正。总体来说没有北蝈蝈个头大,皮实耐旱鸣声强劲有力!按体色分类可分为5类;黑蝈蝈[铁蝈蝈]绿蝈蝈,草白蝈蝈。山青蝈蝈,异色蝈蝈。如易县西山北的蝈蝈多为铁皮蝈蝈,紫蓝脸,红牙,粉肚皮膀大翅长蛤蟆音。绿蝈蝈通体碧绿,不带丝毫杂色,绿脸红牙,绿腿绿肚,红眼棕须,一双金黄翅,格外显示自然之美!!!所以说欲捉,欲买极品名优蝈蝈就到蝈蝈的名产地------易县---西山北--来!要想当年出虫必须选用头伏虫,蝈蝈的 名产地易县--西山北--山区阳坡的蝈蝈成熟在全国为最早!一般5月-6月生长为成品。现在随着农药大量使用和普及,蝈蝈只有在山区荒石丛中还栖息一些,主要分布于我国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全国各地都有大小不等的蝈蝈市场,其中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山北乡是全国最大的蝈蝈批发集散地,各大城市也都有鸣虫市场。近几年每只售价都在5元左右,在冬季极品蝈蝈售价都在百元左右,所以人工养殖是很有前途的!!
棚内养殖蝈蝈可分为:1.加温温室 2.塑料日光温室 3.塑料大棚 4.简易拱棚等 初养蝈蝈一般用简易拱棚 和塑料大棚即可。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拱棚的养殖方法:1.选址:要选在背风向阳高燥之处 周围无高大建筑物、遮荫物,采光良好,一般符合入射角55-65度。2、备料:用细竹杆 毛竹片 钢筋等材料弯成拱形做骨架,覆盖养殖专用网后,在覆盖塑料薄膜和草毡。
3、整地:选好地后,可根据地形来定棚的走向,宽度长度 然后放入沙子,以棚内7CM 的深度见沙为好,放入沙的目的是为母蝈蝈产卵容易更重要的是第二年小蝈蝈出土孵化率高、出的快!4.种植率:植物的种类有黄豆白菜,玉米等(为了增加立体空间,便于活动增加养殖数量)整好地后再扣棚,再种植。那样对搭棚操作十分方便。5.扣棚:(1)高度对以后操做方便,一般为1.8米-2.2米。(2)适当增加空间再搞好保温的同时能提高采光效果,增加蓄热量(3)要考虑到自然灾害发生,如:大风 暴雨 冰雹 大雪对棚的损害。6.社会联系:应保持与村庄 街道 闹市一定的间距。(1)总体布局应体现建场的方针任务,做到节约用地。(2)规模养殖场应划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3)各类蝈蝈养殖品种大小等排列顺序。(4)场内道路要通畅 布局紧凑 要适当考虑到将来的扩建问题。 蝈蝈的食物很丰富,有植物类和昆虫类 杂食类,黄豆 白菜 油菜 胡萝卜等为植物类。 蝗虫 黄粉虫等为昆虫类。玉米粉 黄豆粉 南瓜花等为杂食类。 蝈蝈膀的点药技术,红色的点药是朱砂绿色的是铜渣,膀上点药的轻重,大小,位置是很有讲究的!!根据膀的类型,大小,形状,厚薄具体决定!1。膀根2膀沟3膀背 蝈蝈的捕捉有白天和夜间两种,白天名优虫多但捕获量小,夜间的虫糙但捕获量很大!上品佳虫的鸣声为单数!捕虫意外事故的处置有1摔伤2伤外出血3脱臼4溺水5雷击6电击7蛇咬8犬咬9脚打泡等等!!
蝈蝈的病害与天敌,蝈蝈的病害有1暴饮暴食2脱肛[俗称“掉别头”3 生翎[寄生螨]4白僵病5积食6结粪。温湿度会引起病害, 一般小蝈蝈和大蝈蝈能忍受短时间0下10度至高温45度,但最适宜温度为28-32度,35度时应及时通风防止中暑死亡,天敌有:鸟类 螨类 鼠类 小昆虫(如蚂蚁 蜘蛛 螳螂等).
分辨蝈蝈的老嫩秘诀 1看肚皮 2看头部3看体色 4看吃食5看须爪6看行动速度。 蝈蝈的引种方式与管理,目前除本场国内外几乎很少有供优良种卵的,以农历10月至次年的3月进种卵为最好。早春引种卵前,棚内应种上植物如白菜 油菜,蝈蝈一般为6至8天蜕皮一次为一龄 大约七龄左右为成虫。
蝈蝈的反季节繁育,有些地区把冬季人工繁育鸣虫叫做份虫儿,份虫的暖房叫份房,份虫者叫罐家。一,产卵留子就是每年的5-7月份全国各地罐家均到蝈蝈名产地 易县西山北收大肚雌母蝈蝈回家扎子。二,卵的保存与孵育 新产的卵[原始卵] 仅重12-15毫克必须经过高温暖籽,低温萌动和高温孵化才能出来小蝈蝈,这种人为通过温度变化来控制卵的孵化方法称为[压子]。蝈蝈卵出来的小蝈蝈称为“秧子”秧子在昆虫学中叫若虫即幼虫,它的最适宜生长温度 为28度 。三,蝈蝈的蜕;大鞘” 即由若虫羽化成虫的最后一次蜕皮,对成虫的好坏极为重要,一般历时为50分钟左右[也取决于温度高低]待蝈蝈蜕成后2-3小时左右硬化成熟后便分装观赏,饲养或出售。 野生蝈蝈一般农历三月十五前后出土,六月十五左右长成,白露开始衰老死亡,霜降以前全部死亡,生长周期为60-75天左右,从长成开叫到衰老死亡为3个月,俗称“百日虫”,大规模科学养殖育种公母比例为1:1,不可低于1:3,切记蝈蝈的卵必须经过高温暖籽,低温萌动和高温孵化3个步骤,才能出来小蝈蝈。
蝈蝈雄虫体长35-41毫米,雌体长40-50毫米。全身鲜绿或黄绿色。头大、颜面近平直;触角褐色,丝状,长度超过身体;复眼椭圆形。前胸背板发达,盖住中、后胸、呈盾形。前翅各脉褐色。雄虫翅短,具发音器;雌虫只具有翅芽,腹末有马刀形产卵管,长约为前胸背板的2.5倍。前足腔节基部具听器,3对足的腿节下缘具黑色短刺并呈锯齿状。后足发达,善跳跃,腿节上常有褐色纵走晕纹.
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过冬,成虫或若虫戏喜栖息于谷物田间或灌木丛中。喜食豆科植物的嫩茎与嫩果实。虽是害虫,但人们喜饲养,供作玩物听其鸣叫。
蝈蝈属于螽斯科。螽斯科鸣虫一般共同的特征一般有:身体呈扁圆柱状。头部较小,颜面倾斜或垂直。头部有复眼1对。在复眼内侧有丝状触角一对,细长,一般明显长于体躯。单眼2—3个。口器为咀嚼式,由上唇、上下颚各1对、下唇及舌等部分组成。上颚即大牙特别发达,粗壮坚硬,内缘常呈锯齿状。牙尖黑色,牙的前半部多为红色或紫红色,牙根色淡。胸部背面有发达的前胸背板,形状多变。侧片发达,有些种类在侧片和前胸背板后缘相交处形成肩凹陷。前胸腹板平坦或具有刺状突起。有些种类前翅和后翅较为发达,但也有些是前后翅强烈缩短或完全无翅。足3足,跗节由4节组成,在最后一节的顶端有爪1对。后足股节十分发达;前足胫节基部有开口式或闭口式听器。腹部通常有背板10块、腹板8(雌性)或9(雄性)块,在最后一节背板构成下生殖板,形状多变,有时还有附属突出的部分。雌性的产卵管比较长,呈剑状或镰状形。螽斯科的鸣虫的前翅均具有发音器——音锉和刮器。直翅目螽斯科鸣虫均属渐变态,经历产卵、若虫、成虫三个虫态,以卵越冬,大多产卵于树上或土中,一般一年一代,也有以若虫或成虫越冬的。植食性、肉食性与杂食性均有。
蝈蝈的病症与天敌有白僵菌、红色寄生螨、螳螂,也有在捕食玛蜂时有被蜇死的情形。蝈蝈在人工喂养的时候总是喂多水的瓜果会大肚、拉稀、甚至是脱肛而死。
中国国土幅员辽阔,南北温度变化很大。南方春夏暖的早,北方迟。南京首批“叫哥哥”在端午节就可以出现,称“夏叫”,鸣声弱,体小色淡。北方见蝈蝈成虫时间较晚,一般要到6月下旬或7月初才能听到“夏叫”,称早蝈蝈。这批蝈蝈对人工繁殖留子很有意义。立秋后10天新蜕的蝈蝈称“早叫”,个大体健,饲养好了可以越冬。人工繁育的蝈蝈可人为控制分批的羽化出来,在春节后蜕的热蝈蝈可以养到第二年的天然蝈蝈出现,这样一年四季都能听到蝈蝈叫声了。
蝈蝈的形态
蝈蝈是螽斯科中的大型鸣虫,体长可达50mm(40—55mm),雌虫比雄虫略大。通体有绿色、浅绿、淡褐、草白、黑褐等各种体色。头较大,顶部色较深,呈绿色或褐色。脸长,色淡,呈蓝或淡蓝绿色。牙尖紫红色。二触角须呈丝状,可长达60mm,褐色。两个复眼前方有三个单眼。颜面略前倾,基本垂直。前胸背板宽大而发达,呈马鞍形,厚而坚硬,呈绿色或褐色。背板侧区下缘有白色或淡黄色边。胸部腹板各有一对锥状刺,后胸的最大。前胸背板前缘平直,后缘呈弧形,向后突出。
雄虫胶翅比雌虫长,厚而发达。一般雄虫前翅长为14—18mm,雌虫前翅很短,仅为6—8mm,不能鸣叫发音。雄虫前翅有音锉、刮器和发音镜,两前翅摩擦可发了鸣声,优美响亮。后翅已经退化。腹部肚子为圆状,尾端略尖上翘着,有背板10块,呈绿色或褐色,腹板8板(雌虫)或9块(雄虫)。雌虫尾端有军刀状的产卵器,约长29—34mm。六足长而发达,后肢强大,跗式4-4-4,1-3跗节有垫,后足第一跗节跗垫分成2个叶片,后足胫节端距6个,背面2个,腹面4个,中间的2个,后足腿节略比胫节稍长。整个体躯呈纵扁或圆柱状,腹部膨大,体形宽厚长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