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081|回复: 44

[其它] 乐观随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7 02: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本人的拍照技术不高,所以多拍了一些,大家可以挑选稍清晰一点的看,很抱谦给大家带来了视觉疲劳,请各位多多包涵!     
说到大黄蛉,可以说是最受到养虫爱好者喜爱的品种之一。算了一下自己的养虫时间,已有二十余年,真的是光阴似箭啊!我最初养鸣虫的时候就是从这漂亮的大黄蛉开始的。记得当时我还在上小学,一次放学偶遇路边一个小摊上摆着很多用纸做的小盒子,里面装着各种颜色品种不一的小虫,我一下子就被一种叫大黄蛉的小虫所吸引住了,因为它不同于其它小虫的是不仅色泽鲜亮,而且鸣声特别动听悦耳。这里我要特别指出大黄蛉的鸣声极具穿透力,在一堆不同品种的鸣虫叫声中或在吵杂的环境当中,大黄蛉的叫声一定是最先被辩认出来的!  
   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虽然玩过不少品种的鸣虫,但大黄蛉仍然是我的最爱。按照自己的老习惯,每年到了秋分时节,总会去花鸟市场或多或少的买些回来,今年也不例外,养了十条大黄蛉,以上照片就是今年养的部分黄蛉。
  我选虫的时候一般不听叫声,而把虫的个体和翅形放在首位。个体当然是越大越好,在个体大的基础上看翅形,从照片上看已很明显反映出我的选择标准,虫不一定都很大,但翅膀一定要够宽,够长。翅膀前后两头宽度大致相同,尽量选宽的,最好是翅膀的前后宽度由上而下逐渐增大,翅摆要大而圆,离铃门越近越好,如果是琵琶翅那真是太难得了。翅纹犹如指纹,当然是越清晰越好了。通常这样选出来的翅膀,它的磨擦器不会小,鸣响度也就不会低。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不论是什么翅形,必须是与虫背紧贴的,也就是包扎紧,虫的肉身一定是高而厚,看上去很结实,这样的话鸣声不会差。反之如果虫大但包扎很松,鸣声就会虚,也就谈不上有金属感!(没有十全十美的虫,自己中意的就是最好的。)   
与很多虫友都爱挑选长须不同的是,我专挑短须。其实我最初也和大家一样喜欢漂亮的长须,但玩的时间长了,觉得这个很没必要,因为虫须的长短多数情况下是虫在被捕过程中人为造成的,也有部分虫在野外蜕皮的时候受到外界非暴力干扰造成的,加上装盒运输等原因,总是不可避免的,就虫本身来讲并没什么不同。市场上出售的黄蛉按虫须的长短,仅仅指虫须在价格上就很悬殊,对此我不屑一顾。其次作为鸣虫来说主要还是突出一个“鸣”字,也就是说听叫的时候远远多于看的时间。另外品质再好的虫盒也不能保证虫须的始终完整,随着虫体的逐渐衰老,虫须会变脆,易断。与其看着虫须逐渐残缺,我干脆就放弃了在长须里挑选,而专挑短须的,不仅在数量上多,同样的在里面能挑出更多体大,形美,音质佳的好虫!(短须里有很多“漏网”的好虫,何乐而不为呢!)      
说到大黄蛉的眼睛,一定是越靠上越好,越大越漂亮,颜色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虫商很会利用大黄蛉的眼睛和其他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来抬高虫价,我不会盲从,也劝大家最好不要去买,这样只会助长这种风气,况且与虫本身的优劣没有根本的联系。还有虫的头和项部没有疤痕就可以了,六足和爪尽量挑完整的,如有缺陷除非是你特别中意的,那也没办法,缘分所至。至于尾须我认为长而细,不分开向内靠为好,铃门宜小不宜大。(其实不管虫有多漂亮或不漂亮,鸣虫最终还是以鸣声来体现它的价值,叫的好才是王道!)      
  有很多朋友对大黄蛉的体色谈论的比较多,这确实是它的一个亮点。除了以其独特的声音迷人外,漂亮的外型也常为人津津乐道。大家已经看到了我今年养的虫,虫身饱满,体色很丰富也够纯,自己觉-得很满意。不过这不是主要的,聆听虫的鸣声才是最重要的,总体来说都不错,尤其是那条大绿眼黄飞蛉,不但养眼,叫声更是悦耳,声响度是其它虫的一倍以上,非常令我喜欢的一条虫!遗憾的是于本月中旬自然死亡,因为它是第一代热虫,往往寿命较短,其实买回来的时候已很成熟了,非常的服贴,到家后就起叫。相比之下,紫色和棕色的就嫩多了,拍的时候一刻不停的在虫盒内上下游走,分几次拍了好长时间,感觉拍的还是不够理想。这次所养的虫叫声基本都缓急适中,较少有杂音,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条虫出现有产铃现象。(我从不用雌虫,要知道我们是在养黄蛉而不是蟋蟀!)     
  关于大黄蛉平日的饲养,应该说还是很方便的。我基本上只给粥和泡饭,偶尔喂点水果,水果仅限为苹果,不要喂梨,容易断须,记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断水。早中秋养在家里用什么样的虫盒不重要,但深秋气温转凉后,建议换用木质的虫盒,因为木生火嘛!虫要么不上身,一旦虫上身就不要随意变动了,养虫最忌讳的就是温度的不恒定,不出意外的话,养活三五个月不成问题!(喂食尽量按照自然规律,喂素食以保持虫体的生理稳定性。)     
既然说到了虫盒,我就啰唆几句。从发音上来看,象牙盒,竹盒与有机盒都是不错的,虫音显得较有弹性,能发挥出大黄蛉的鸣声特点。而木质盒在这点上就稍逊一筹,略显闷了一些。从玩赏收藏角度上看,当然首推象牙盒,与象牙盒的高昂价格相比,竹盒,木质盒与有机盒更有市场,更具实用性。我个人喜欢用有机与木质的虫盒,在这里顺便说一下木质盒。木质盒采用较多的有紫檀,红木,乌木,花梨木等木材,其中紫檀较为名贵,而被专家认定的只有一种,叫做“檀香紫檀”的为上品,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小叶紫檀”,原产地在印度,木色为紫黑色,部分略带黄褐色属正常,木纹细腻较暗。还有一种叫“大叶紫檀”,颜色为深紫褐色,木纹明显,较直且粗,与“小叶紫檀”不是一个档次。普通红木的虫盒是最多的,当然也要分老红木与新红木。乌木也称“阴沉木”,因其稀少而格外珍贵,要注意“黑檀”是有别于乌木的,产地也不同。这两种木质均色泽自然细腻,黑中透亮,给人以独特尊贵的感觉。花梨木亦有老花梨与新花梨之分,从木质上比较,老花梨更为坚硬,从产地来说,以印度产花梨木为上品,这里要说明的是老花梨就是以前说的“黄花梨”,学名是“降香黄檀”,产地为中国南方和越南一带,目前在国内此树种极少,其木色有别于前面几种木材,呈金黄色,木纹以起伏多变为好,盘的时间久了,随着颜色的变化会更漂亮。总的来说,现在国内很多产品的用材靠进口填补包括虫盒,而以前做虫盒的木材是有人到民间走街窜巷收购得来的,多为破旧家具,门窗和老式建筑房料等,现在的木材多为新料。注意这些都属于高密度硬木材,把玩以上各类材质的虫盒时尽量避免撞击,以免发生崩裂。(玩虫具要量力而为,不要随意跟风,再说好东西太多了,玩不过来也跟不上去,俗话说的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必太过在意,知足常乐!)  
   至于现在所谓的叉口蛉,在我的脑海里根本不存在,更不想搞清楚。我也不在乎什么冬黄蛉,我觉得没这个必要去强调,我说的有点主观。当然,现今社会是个个性张扬的时代,能娱乐自己,娱乐大家,我想会创造出互动的愉悦和认可!(人说玩什么都要玩出境界,但我更享受过程。)     
  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知不觉都已说了这么多了,只一点点感受和心得。希望大家玩虫的同时都能总结出一套属于并适合自己的好经验,不仅享受这小精灵所带给我们的愉悦,更分享彼此的快乐!
乐观派在这里祝版主和各位每天好心情! 并祝愿鸣虫版块越办越好,人气越来越旺!

乐观派 2006.11.27
大黄蛉 010.jpg
大黄蛉 011.jpg
大黄蛉 029.jpg
大黄蛉 030.jpg
大黄蛉 033.jpg
大黄蛉 034.jpg
黄蛉3.jpg
黄蛉 012.jpg
黄蛉 013.jpg
黄蛉 016.jpg
黄蛉 024.jpg
黄蛉 010.jpg
黄蛉5.jpg
黄蛉 015.jpg
黄蛉 017.jpg
大黄蛉 014.jpg
大黄蛉 025.jpg
大黄蛉 024.jpg
大黄蛉 012.jpg
黄蛉 020.jpg
黄蛉 007.jpg
大黄蛉 035.jpg
大黄蛉 009.jpg
大黄蛉 008.jpg
黄蛉 033.jpg
黄蛉 032.jpg
发表于 2006-11-27 07: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的精华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7 08: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的狂顶了!支持您!和我一样的大黄蛉爱好者!好图!好文章哦!极具参考价值!感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7 08: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7 08: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华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7 08: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s:10]  [s:10]  [s:10]  [s: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7 08: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精辟了,收藏 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7 09: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大的字体!看得触目惊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7 09: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好图片。不仅写出了玩虫之趣,更介绍了楼主多年的玩虫心得,选虫养虫之道!深有同感!相见恨晚之贴!狂顶!!!   [s: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7 09: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乐观兄讲述养虫之道,精辟而生动。照片清晰,虫儿的颜色身条都很漂亮。绝对应该评为精华。收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