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银花别名忍冬花、银花、双花、二宝花等,为忍冬科半常绿缠绕灌木。随着我国加入WTO,作为劳动密集型的药材种植业,将成为优势行业。目前金银花的用量在增加,其经济效益潜力较大,0.067公顷效益一般在3000-6000元,前景将十分广阔。以下介绍其栽培新技术。
1、选地与品种
金银花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热,各种类型的土壤都可栽培,适宜栽培在熟耕地、荒坡地、堰边、土坎、田埂、宅路边等地。水肥条件好,生长快,产量高。品种有巨花一号、鸡爪花、猫爪花等,以我省的巨花一号产量高、抗病性强。
2、繁殖与定植
金银花繁殖有种子、扦插、压条、分株繁殖。大面积栽培以扦插繁殖为宜。具体做法如下:一般在夏秋阴雨天进行扦插。苗床要靠近水源,深翻土地,施足底肥。选择健壮无病虫的1-2年生枝条,剪成约33厘米长的插条,摘去下部叶片,然后在畦上按行距30-35厘米开沟,沟深20厘米,株距3-5厘米,插条2/3埋入土中,填土压实。扦插后立即浇水,一个月左右便生根发芽,待来年春季可栽培。
定植时,按行距2米、株距1.5米挖坑,坑宽深各33厘米,每坑施土杂肥45公斤,栽苗2-3株,栽植时要使根系舒展,株行距要准确,以保持田间整齐。为提前高产可按行距1米,株距75厘米栽植,第三或第四年隔行隔株移出。
3、田间管理
3.1中耕培土。每年中耕除草3次。出新叶时进行第一次,7-8月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在秋末冬初霜冻前进行。结合中耕培土,以免花根露出地面。
3.2施肥。栽植后的1-2年,是植株发棵定型阶段,每株施有机肥15-20公斤、过磷酸钙0.25公斤、硫酸钾0.1公斤;每茬收花后,结合浇水,每株追施氮磷钾复合肥0.25公斤,为下茬花提供养分;每年的早春追一次氮肥,每株0.25公斤碳酸氢铵。
3.3水分管理。金银花抗涝抗旱能力较强,但春季干旱易影响花枝发育,故需适当浇水。但长期积水又易发生病害,因此雨季要注意排水。
3.4剪枝。每年早春发芽前,将枝条顶端剪去,促使枝条下部逐步粗壮,并能直立生长。较大的花墩应除去老枯枝和内无效枝,生长旺盛的要轻剪,生长弱的老花墩要重剪。通过修剪,把花墩修剪成伞形,使当中高四周低,以便丛生的枝条通风透光、多结花枝。
4、病虫害防治
金银花病虫害主要是蚜虫、棉铃虫、豆天蛾和炭疽病、褐斑病。蚜虫在春季发生严重,用氧化乐果、特灭蚜虱等防治,棉铃虫、豆天蛾用害虫一扫光、敌杀死等防治,每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即可。
炭疽病和褐斑病多在雨季发生,可用百菌清或甲基拖布津防治,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3次。
5、采收和加工
5.1采收。适时采摘,是提高金银花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花蕾上部膨大,但未开放,呈青白色时采摘最适宜。应选晴天上午露水刚干时采收。一般5月中下旬和6月中下旬各采摘一次花。
5.2加工。金银花采收后,应立即晒干或烘干。①晒干,将采下来的花蕾放在晒盘上,厚度以不超过3厘米为宜,以当天能晒干为原则。当天晒不干,晚上搬至室内勿翻,翌日再晒至全干。②烘干。利用烤房烘干,第一天温度不超过40℃,以后使温度逐步达到60℃,直到烘干。烘干时不能翻动,否则易变黑;未干时不能停烘,停烘易发热变质,影响质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