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10-23 11: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忉郎于2007-10-22 23:59发表的 :
呵呵,再来啰嗦几句。
可能我们是在同一个层面上讲不同的事情。即,您讲的“主题”,是指那些政治气候特殊的历史阶段的特殊狭义“主题”,而我讲的“主题”是指创作时一定要用来指引文章的泛义“主题”和用主题指引创作的方法。
您讲的“主题先行早已被否定”不尽全面,那是指极左时期,用极左思想,确定极左主题,然后进行创作的文艺怪现象被否定了。而不是主题指引文章的创作方法被全面否定。
另,样板戏诞生之时,我真的未出生,这是事实,不是自谦。了解样板戏,只是从研究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进行的。 有意思,能引起这多人参与探讨,这场“辩论赛”活跃气氛的目的就达到了。
作为“反方”辩手,我再做最后一次发言:
先生所说“可能我们是在同一层面上讲不同的事情”,只说对了一半。我所说的“主题”也是你所
说的“主题”,狭义、广义的都一样。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或说文章必须要有主题,这巳是人尽皆
知的道理。
我们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基础写作学》,老师就教我们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段落大意,教我
要扣紧主题,展开来写作文等等。这是一般规律,大家都是按这个程序走过来。
而我说的是文学[文艺]创作不能“主题先行”,这是艺术活动的一种特定思维,此时头脑中充满的是
感性的、形象的东西,或是一种心绪,或有块垒在胸,或有种现象想表叙出来,那种欲望要一吐为
快。此时的思维称“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也包含文字表达,或是用文字记录下你脑中的形象[思
绪]。文章初稿出来,主题自然也出来,它就是你要表达的主旨或思想。
为了烘达主题或更突出主题,你会进行修改,此时感性就让位于理性了。
为什么文艺创作不能主题先行,如果你搞创作,先设个主题,也就是搞个概念,然后给这个概念加
肉注血,这是附着在上面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概念化”,失去真实感。
就拿舞版主的文章来说,我想也是她先有一缕心绪,要一吐为快,也不会想什么文法词句,感性地
就敲出来,主题自然出来,还偏是好文。为什么,这是功底的问题,而不是主题先行了的原因。
这次可把楼主好人好梦得罪苦了。他的古体诗词很有造诣,写得很精妙。我想他的好作品自然也不是
主题先行来的,这次是借他这个帖说事罢了。
其实文艺界对不能主题先行早有定论,我只不过是拾人牙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