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靛颏专家

[文化节] 请高手们救救我的鹦鹉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7 23: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以前港台的一些资料,如果只是心理和和环境方面的问题,还有些机会,如果是病理方面(PBFD病毒)的就麻烦了-------
咬毛的原因, 大致可分為三類:
1.生理 (疾病)
2.環境
3.心理 (行為)

生理
a.感染病毒 (e.g. PBFD)
b.黴菌, 寄生蟲, 羽虱
c.過敏症, 營養不良, 不適當的羽翼修剪, 傷口, 荷爾蒙分泌不平衡
病毒 --- 羽毛不正常地生長, 促使鳥兒將它拔掉下來. 黴菌, 寄生蟲, 羽虱, 過敏症, 營養不良 --- 都會令皮膚乾燥而痕癢, 營養不良會減慢換毛的新陳代謝, 換毛的時間太長會令鳥兒煩躁不安.
不適當的羽翼修剪 --- 鳥兒因感覺不適會自行修理翼毛
荷爾蒙激增 --- 季節性的築巢, 鳥兒會拔心口或腹部的羽毛放在巢箱內, 目的是將剛生出的蛋作保暖用途, 當哺育完畢, 鳥兒便不再拔毛.
荷爾蒙引發鳥兒天生繁殖本能, 很多鳥兒看來是正常健康, 可是他們沒有同伴, 沒有領域或群族, 鳥兒會因為沒有伴侶而傾向拔毛行為, e.g. 鳥主的男女朋友可能會引起鸚鵡的嫉妒, 所以, 被拋棄的感覺會令鸚鵡撕掉羽毛來發洩心中的不滿.

環境因素
a.太窄的籠子, 不合適的企桿 --- 令鸚鵡情緒不安
b.空氣污染 (e.g. 香煙,化學品,清潔劑) --- 都會令鸚鵡皮膚痕癢
c.乾燥 --- 大部份的鸚鵡都來自潮濕的地方,暖氣開放的房間應注意濕度是否合適
d.光線 --- 是否經常處於黑暗地方,閃爍的燈光都會引起不安的情緒而咬毛
f.新寵物的加入 (e.g.貓, 狗) --- 鸚鵡可能因為貓狗的出現而受驚和感覺極大的壓力,長期受壓後,當有一天他發現用力咬掉一條羽毛是可以令他的壓力減低時, 他很可能重覆地使用拔毛的方法刺激自己的腎上腺素上升而達到減壓的目的, 可惜這時候鸚鵡的拔毛行為已可能成為習慣.

心理
a.沉悶的生活 --- 鸚鵡從來沒有學習適應與人類的生活,當家中沒有人的時候,鳥主應該引導他怎樣自得其樂 (留給他喜愛的玩具和食物, 或開啟電視, 鳥兒的video 或收音機等, 陪他度過白天無聊的時間)
b.吸引鳥主的注意力 --- 當鸚鵡發現每次拔毛的時候, 主人都表現很緊張地說"NO"或走向他跟前說話, 他便會意識到這是吸引主人關心的方法, 便不斷地作出拔毛的行為來令到主人更加愛護自己, 所以, 主人越緊張的, 便越會加強鸚鵡拔毛的決心.
c.壓力 --- 如果籠子放置在門窗前, 可能引來鷹或其他動物的襲擊.另一方面, 如果主人經常表現憂慮, 鸚鵡也會同樣感到壓力的存在.

治療方法
1.完整的醫藥, 營養改善工作
2.尋找任何環境因素導致給鸚鵡的壓力
3.重新改變鸚鵡的習慣
怎樣改變鸚鵡的習慣
a.當主人和鸚鵡共處一室的時候, 看見鳥兒開始想咬毛, 主人立即做一些發出聲音的動作, 鸚鵡會因為主人的突然舉動而停止咬毛的動作, e.g. 敲打木椅子, 拍手等, 如果鸚鵡停止咬毛後, 主人應加以讚許, 和不斷做動作吸引他的注意力.
b.暫停活動的時間或休息時間開始:當鸚鵡開始咬毛, 主人立即用布蓋上籠子, 關閉電視或收音機, 怒氣沖沖地離開屋子, 10分鐘後再回來看他, 對他說 "你是否要這樣做麼?" 如果鸚鵡再次咬毛, 立即向他說 "No!" 然後再次離開 !記住每次鳥主或家人也要這樣地離開鸚鵡.. 如果遵守, 改善咬毛的習慣的成功率會很高 !
嚴重咬毛 (皮膚損傷流血) --- 看醫生, 服用鎮定劑減輕鸚鵡的壓力, 如流血必要時帶護頸圈防止傷口再被咬破.最後, 咬毛行為不是一定能治療, 咬毛時間越長, 治療時間越久, 重要的是, 鳥主應該好好愛護鸚鵡, 買前應細心考慮自己的條件是否適合飼養他們


关于病理方面(PBFD病毒)的问题——
喙羽病是一種由PBFD環形病毒引起的疾病。PBFD環形病毒能夠影響和殺死羽毛的生長細胞,同時也會抑制免疫反應,因此,其他細菌,菌類或者病毒常會引起後續感染而使鳥類死亡。
喙羽病(PBFD)是在1975年被Ross Preey 首先發現的。它被認爲是澳大利亞最嚴重的鳥類疾病,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研究它的病因。有的認爲是“向日葵的種子”,有的則認爲是反之和飼養方面的原因。Murdoch 大學的David博士,Ross Preey和Sarah Wylie則認爲一種新型的病毒是病因,這種病毒被Georgia大學的研究員研究過。最近,悉尼大學的Garry Cross博士和Shane Raidal博士的研究表明:這種病毒在野生的美冠鸚鵡和別的鸚鵡中廣泛存在。他們還指出,這種疾病可通過預防接種來防治。
PBFD的發病機理
PBFD病毒的潛伏期最短爲21天。這與病毒的劑量;鳥的年齡;羽毛的發育階段;免疫系統的狀況有關。PBFD病毒首先在黏液囊和胃腸區域的淋巴組織中複製。然後在肝臟,胸腺和別的組織中複製。最後,攻擊表皮,使羽毛脫落,露出皮膚。因此,羽毛發育完全的鳥類在脫毛之前不會出現臨床症狀。一般需要6個月以上的時間才會出現脫毛症狀。
小於2年的大多數鳥類都易得PBFD。但是,所有年齡和鳥類都是能被PBFD病毒感染。長期遭受高濃度病毒的鳥類需血清轉化。許多種類的鳥在得了急性PBFD後,會復發。但大多數得了慢性PBFD的鳥不會復發。

PBFD在野生鳥類中的狀況1907年,ASHBY作了一個關於PBFD在野生鸚中爆發的最早報道。PBFD已經證實可以在以下鳥類中爆發:野生粉紅鳳頭鸚,黃綠冠毛鸚,黃腹鸚鵡,環頸鸚鵡,米契爾鸚鵡,美冠鸚鵡和別的種類。症狀慢性PBFD環形病毒會使鳥類的羽毛營養不良而造成脫毛,而無其他病理特徵。

美冠鸚鵡首先感染的通常是動力羽毛,感染後的羽毛變得易碎,羽鞘異常增厚,同時喙也會變得平滑。異常的羽毛通常較短且有以下一種或多種特徵:排列雜亂,羽鞘增厚或被壓縮,成熟的羽莖出血液凝集。
對於綠色羽毛(如公主鸚鵡)的來說,首先的臨床症狀就是長出黃色的羽毛,這可能是由於羽毛結構的微小變化而造成的。PBFD環形病毒可以引起鳥類的其他並發症,這是由細菌,菌類或病毒引起的。感染後常見的症狀是腹瀉,厭食,喙囊淤積,體重下降,甚至死亡。病毒還有可能引起急性肝炎。 因此有些鳥類可能因爲急性肝炎死亡而無明顯的羽毛損害。 診斷嚴重的PBFD很易確診。 而那些因爲年齡下或免疫系統原因而表現出細微症狀的鳥類則很難確診。羽毛小囊的組織學檢測是一種常規的確診的檢測,但並不適用於診斷慢性的感染。
血細胞的凝集化驗(HA)能檢測羽毛中的PBFD病毒,HI抗體能在血液,免疫血清,血漿或卵黃中檢測到。 HA病毒檢測是目前澳大利亞最好的檢測環型病毒的方法。他可在羽毛,肝臟和糞便中檢出病毒。在美冠鸚鵡中,動力羽毛最適合來做HA檢測,因爲動力羽毛是最先被感染和作用的。羽毛檢測要比糞便檢測好,因爲急性感染的鳥類並不會排出病毒含量很高的糞便,並且一些慢性感染的鳥類只會間歇的排出病毒。
血清學在檢測PBFD病毒感染的鳥群時很有用。 如果出現抗體,就說明鳥類代有病毒。 如果在成年鳥中出現一個高濃度的HI抗體就說明鳥類並沒有含PBFD病毒。 血液可用濾紙收集,小鸚鵡很易被檢測。 濾紙要保持乾燥並且在做實驗時不需要冷藏。 血液檢測是爲了檢測出病毒的抗體。 HA和HI不能檢測小鳥。
PBFD病毒也可通過PCR反應來檢測。
DNA診斷
喙羽病的DNA診斷是通過PCR反應定點的擴增PBFD病毒中的特定區域而實現的。從十個隔離的種群中提取PBFD病毒DNA進行特定的PCR擴增,而來自於鳥類血液羽毛的鳥類基因組和其他細菌,菌類和病毒基因組的片段,不能形成同樣的PCR産物。 純化的PBFD病毒DNA(來自於堪薩斯洲立大學濾過性微生物學和腫瘤學部)被引入並進一步確正了這個測試和PBFD病毒DNA 在PCR反應中産生的特定片段。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00: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帮你顶上去,希望高手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20: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连这是什么病都不知道 那治好悬了

很厉害的啄羽,治着费劲,初养的基本没戏 过短估计就秃毛了。。。。多陪陪吧 或许有缓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