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都21世纪了竟然还有这个落伍的称呼!
这个世界上没有害虫,只有虫害!! 任何地区当一个物种的种群的密度由于种种原因而变得过于庞大,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都是有害的,若是昆虫则被称为虫害。虫害不仅导致植被和农作物的灾难,同样导致其它的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在一段时间内造成一些关联物种的消沉或者过度增长。举一个例子:
大家都知道,东亚飞蝗是出名的“害虫”。但在密度较低时,它们成散居状,身体为绿色,对当地的植被并无毁灭性的危害。
而当它们的密度过大时,就变成了集群的群居型,身体为土黄色并会到处迁徙,吃了一片又一片,这便是蝗灾。
再说鸣虫。
螽斯类的种类一部分是植食,一部分为杂食。
即便是以植物为主食的品种,它们的食量也很小,有些甚至是以花朵花蜜为食,并不会对植物造成致命伤害。
而杂食类,偏肉食的种类则可以控制其周遭环境内的较为有破坏力的“害虫”如玉米虫,蚂蚱,蝗虫。
小型蛉虫更是以嫩芽,花,为食,同样食量也小的几乎可以忽视。
地栖类的多数品种对植物根茎的危害也较为有限,较为严重的是油葫芦密度过大成灾的时候。
树栖类的金钟密度过大时也会对当地果树造成一定危害。 在福建地区密度过大的某种石蛉也对当地的柑橘造成一定危害。
在自然界,任何一个物种的生存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是食物链中的一环,不可以以人类的标准来衡量是与非,这对一个物种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支持下
朋友好见解 是的,那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情了!
现在这个词已经不提倡了
我们才是害虫! 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
正义的来福灵一定要把害虫杀死 杀死
http://video.sina.com.cn/v/b/18503805-1375993387.html 说得很有道理.
回 楼主(jackson) 的帖子
补充:山老虎也能成灾 量变到质变的区别害虫一词本来就是人类发明的,当然针对的就是其对人类生活的危害。
其实自然界不论哪一物种,只要泛滥了,就是害虫,比方说,老虎多了,它是害兽,危险的害兽,可杀;当人们发觉捕杀过度了,那就要保护和谐了,抛开危险与否,供着!
当然小小的虫子远没企及到那样重视的高度,本来对人类生活就是可省略不计的东西,不太有人会在乎它害虫不害虫,但放远看就是如此,哪怕是一草一木,人类的态度总是有两种极端,且何尝不是一样的伦理法则?于是这叫生态平衡,善变的人类为了扩张,其实对万物而言是最大的害虫。。。 人才是。。。。 记得曾经轰轰烈烈的搞过消灭四害运动
何其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