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4-4 08: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斌仔1991于2013-04-03 23:56发表的:
怎么说好呢……个人觉得意义不算太大吧……当然,以育种的形式来看,存在的必要性是肯定有的,但是以中国的国情而言,实施是非常难的……因为国度对动物的重视程度有限。另外就是禽鸟类的人工取精难度要比人类大得多,器材的要求也必然很高。好了,回到正题,利用虎皮来进行研究的话,意义不大。一、虎皮已经被驯养得很成熟,已经可以很好的配对繁殖,根本不需要再画蛇添足使用人工受精。二、虎皮鹦鹉的品种就算你用人工受精也是没有办法确定得了它将来出崽的品种的,至于原因,你得看看虎皮的基因遗传方式。而且,以赛鸽来说,可以用公鸽的基因来配好的赛鸽母,然后得到更强健的子代,然而虎皮却是以花色为主,虽然强健的体质也会有作用,但花色会更重要。不过可以另带一提,你这个构思用在大头上可能还不错,不过小虎就免了。原因嘛,大头是玩头型毛量,概念上跟赛鸽相似,所以可以考虑,而且大头的受精率普遍偏低,虽然有偏方提高,不过一般不外流,所以大头一定程度上就有了你这个论文存在的需要性。
好吧,我啰嗦了。以上仅是我个人意见,另外加多一句吧,在体型体质等硬件上的可以用人工受精来进行作育优化,但是在花色等基因品种上的,人工受精必要性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反而可能会伤害亲鸟的生理或心理(基本人工受精都会有影响)。反倒是杂交和濒危物种保护作育我觉得你的命题很有用……希望我的啰嗦能帮到你吧……
  斌仔说得够详细,够深刻,而且非常专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