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鸣虫拉稀的一个看法
最近小弟有一个不成熟的看法不知道对不对。关于鸣虫拉稀,一般的看法是和人拉稀一样,是吃坏了肚子的表现。但是事实上人和鸣虫的生理构造是不一样的,鸣虫并没有单独的排出体内多余水分的方法,所以当摄入水分过多的时候只能通过拉稀这种方式排出去。
设想一下在野外环境下,虫子的食物显然不可能像饲养中那么精细,吃进去水分多的树叶、果实都难以避免。然而虫子种群并没有灭绝,这就说明虫子本身已经进化出消化这类食物的方法,这么看来,拉稀对鸣虫不一定是有害的。
我并没有看到过排除主观想法的对比试验。在这种情况下流传的拉稀对鸣虫有害,或者说对大多数鸣虫有害的说法,是否有待思考? 事实上,拉稀的虫子一般活不长。而且严重影响鸣叫。
另外,正常情况下,虫子是不拉稀的。
拉稀一种是食物变质、水分过多导致的,另一种是虫子受冻导致的。
今冬一条蝈蝈运输途中受冻,一直拉稀,用煮熟的红枣饲养,立竿见影,不拉了。但是一换除红枣之外的任何食物就继续拉。几个月来一直用红枣喂着呢。 高见, 高见, 我的经验是,新虫进家墩养,看虫的状态,只要菜叶细碎、大便颗粒,就说明进入状态了,应该可以大叫了。拉稀绝对不正常,黑白虫均如此。 引用楼主sntmy01于2013-03-19 17:56发表的 关于鸣虫拉稀的一个看法 :
最近小弟有一个不成熟的看法不知道对不对。
关于鸣虫拉稀,一般的看法是和人拉稀一样,是吃坏了肚子的表现。但是事实上人和鸣虫的生理构造是不一样的,鸣虫并没有单独的排出体内多余水分的方法,所以当摄入水分过多的时候只能通过拉稀这种方式排出去。
设想一下在野外环境下,虫子的食物显然不可能像饲养中那么精细,吃进去水分多的树叶、果实都难以避免。然而虫子种群并没有灭绝,这就说明虫子本身已经进化出消化这类食物的方法,这么看来,拉稀对鸣虫不一定是有害的。
我并没有看到过排除主观想法的对比试验。在这种情况下流传的拉稀对鸣虫有害,或者说对大多数鸣虫有害的说法,是否有待思考?
蝈蝈身上有气孔,可以排除多余水分,自己考虑下吧。 进来学习 进来学习学习 拉希了么就受凉了,要么留着,要么扔扔掉, 拉稀 是 病状的表现,弃之不理则不久亡已,我指蝈蝈为例。
主要是因为 着凉,稀便日久 则 拖着肚子 老是用嘴勾肛门处,
这时就要 暖气。换食,以前的食物不能喂,喂了还是拉稀,说白了以前的食,它已经不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