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6楼(yy的鸟鸟) 的帖子
说的很好,心态很重要。回 9楼(黄二宝) 的帖子
好帖子,学习了。回 8楼((雀之灵)) 的帖子
好帖子,学习了。回 8楼((雀之灵)) 的帖子
好帖子,学习了。 引用第9楼黄二宝于2013-02-19 15:08发表的:8楼雀之灵老兄言简意赅、回味深长的话语总结的非常到位,值得咀嚼,耐人寻味。也让人领悟到黄雀实际上在多数地区已经不算是一种主流鸟,至少在各自的公众场所已无人团而聚之,将黄雀拎将出来听叫、喝茶、消遣,所谓根植于京城的黄雀的种种玩法、讲究以及由此衍生的黄雀文化,或许都已成了过眼烟云,最终成了令黄雀粉丝们黯然神伤的传说,但是,黄雀这种集形、声、色、艺、廉于一体的高度综合性的玩赏鸟却是罕见其匹的,若倒食芦根,愈食愈甘,回味无穷;亦若曲终奏雅,余音绕梁,不绝如缕。起于大俗,终于大雅,或许是看遍外面世界的五彩缤纷、浮光耀金后澹然恬漠的月白风清和静影沉璧,也或许是我辈尝素若饴、返璞归真的不贰之选。
这个不能概而论之。我们这里玩黄雀还是大有人在的,而且真的也可以算得上是主流鸟。专门玩黄雀的,专门遛黄雀的,有的是。只不过我们这里小地方,说到玩黄雀的笼具嘛,哈哈,马马虎虎喽~~~ 引用第9楼黄二宝于2013-02-19 15:08发表的:
8楼雀之灵老兄言简意赅、回味深长的话语总结的非常到位,值得咀嚼,耐人寻味。也让人领悟到黄雀实际上在多数地区已经不算是一种主流鸟,至少在各自的公众场所已无人团而聚之,将黄雀拎将出来听叫、喝茶、消遣,所谓根植于京城的黄雀的种种玩法、讲究以及由此衍生的黄雀文化,或许都已成了过眼烟云,最终成了令黄雀粉丝们黯然神伤的传说,但是,黄雀这种集形、声、色、艺、廉于一体的高度综合性的玩赏鸟却是罕见其匹的,若倒食芦根,愈食愈甘,回味无穷;亦若曲终奏雅,余音绕梁,不绝如缕。起于大俗,终于大雅,或许是看遍外面世界的五彩缤纷、浮光耀金后澹然恬漠的月白风清和静影沉璧,也或许是我辈尝素若饴、返璞归真的不贰之选。
起于大俗,终于大雅,或许是看遍外面世界的五彩缤纷、浮光耀金后澹然恬漠的月白风清和静影沉璧,也或许是我辈尝素若饴、返璞归真的不贰之选。
回 楼主(黄二宝) 的帖子
以前只听说黄雀的 名字没见过,从前年踏进社区看到 黄雀的 介绍和图片,就喜欢上了,但我们 附近没有,从网上联系到 了一只,60元。开车来回400多公里请了 回来。从那,别的 鸟 就 受冷落了 ,去年把芙蓉全送人了,又进了 两只黄雀,今年计划把红点、绣眼再送出去,继续进黄雀。 因为很少溜鸟,所以见的也少,但偶尔还是有的。正如雀大师所说,黄雀有它独特的魅力,主流不主流的,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引用第17楼田大榜于2013-02-21 07:02发表的:因为很少溜鸟,所以见的也少,但偶尔还是有的。正如雀大师所说,黄雀有它独特的魅力,主流不主流的,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欢迎大榜兄光临,不知兄台一向可好?黄雀可好?我所说的主流不主流,不是说喜欢不喜欢,用一句直截了当和形象的话来概括就是:你所在的地区是否有不少人提拉着黄雀笼,带着黄雀进茶室、绿地等消遣休闲?有木有?我提这个问题是相对上海的养绣眼的盛况而提的,因为在上海,绣眼就算得上是主流鸟,有很多人,会提拉着绣眼笼在茶室、绿地群而聚之,谈天说地休闲消遣,我所在的附近数得上来的就有好几处聚会点,这些地方人们不仅仅会带画眉绣眼红蓝点颏等出来,还会把家养的其它鸟一并都带出来,比如小黑白、白腹姬鹟、椋鸟、甚至是普通麻雀也带出来,养着这普通麻雀是专门吃其他鸟吃剩下的脚料的,我独独至今没见谁带着黄雀出来,我带出去一次,也被人委婉地数落了几句。所以我明白了黄雀在上海算不上是主流鸟,因为首先黄雀在上海人心目中似乎已不属于鸣禽,只是技艺鸟,谁拿黄雀出去听叫会毫无悬念地被人笑话。兄台是北京的,其实可能象茶馆中描写的带黄雀笼到茶馆喝茶消闲的镜头在现实的北京已经不复存在,要是有,也是偶尔,老北京的那种高挂黄鸟笼一边品茶一边聆听黄鸟闹腾的咯咯笑声,而且要在人来人往的闹市口,黄雀的这种咯咯的叫口就是越热闹越好,这种景象估计已经成为传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