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9(星期六) 年三十夜里的日志
时值新春佳节,特此整理出前几日拍的小红虫照片数张,鸿运当头也搏个好彩头。收这条虫的时候,虫友堂的老板娘说昨天来了个香港人,也是一眼便相中了条小红虫,拿回去当新年吉祥物了。这条嫩嫩的小红虫每晚叫口很勤声也亮,就算贴了蛉没过一个钟头准又开叫,很是敬业,对得起它叫虫的岗位(笑)。平日下芡,偶尔还有牙有叫,没准再过个半月还真能斗斗友谊。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吧,就是个生得规规矩矩挑剩下的小价叫虫,尽职尽责每晚叫到天亮,到头来再让人家晚节不保多不够意思。
昨天下午趁着节前最后一天,下午去了趟南山花鸟鱼市。果然热闹得很,当然大部分都是来买花的,像水仙杜鹃蝴蝶兰之类的每年这时候都会卖得很好。先去了以前常去的一家看看,不晓得当年那卖蛐蛐的摊位还在不在,远远穿过一排排花圃,成片的蝈叫便随之而来,店还在。问了问有没有白虫,老板娘便端出了一盘纸盒,一看是死的死残的残,大概都是入冬以来卖不出去的尾货。又看了看架上的蛐蛐罐,也早都落满了灰尘。我认得老板娘,店也还是那家店,只是多年不见,她早已认不出当初那个暑假中午翘补习班来挑蛐蛐的初中生了。有些落寞地下了楼,去上坡对街的另一家店。这些年来,除了每逢秋兴时节便从宁阳宁津来的在路边摆满成堆白罐的小贩,青岛一共就这两家固定的店面,相较北京上海规模确实小的可怜,却也是我诸多儿时记忆的所在。第二家店一开门,便认出来当年的那个老板娘,还是那亲切的摸样。因为隐隐觉得老板娘不会认出我,所以只是简单地打了个招呼。没想到过了会她说,你是那时候那个小孩吧,操着一口地道的青普,还是那个平静的声音,恍然隔世。我说,你还认得出我。她说,你自打一进门,我就觉得眼熟,认出来了,又担心不是没直接开口。你长高啦,今年多大了。我说我今年二十二,她有点不相信的样子,以为我只有二十岁。她说这么多年你都去哪了,是啊,这么多年我都去哪了,自初三不玩虫后,我就很少再去她家了,直至后来高中毕业去北京念书。这一晃啊,七八年就过去了。难怪在她的印象中,我还是没长高的样子。后来的聊天中,得知她每年除了秋兴时卖些蛐蛐,早已不做这档生意,改卖鸟具了,蛐蛐罐之类在几年前也一并清了摊。老板娘说,夏天蛐蛐还好卖些,到了冬天,玩白虫的数来数去也就那十来个人。玩蛐蛐已经很少再见到新鲜面孔了,像我这样玩蛐蛐的年轻人更是稀奇得可怜,玩鸣虫的倒是还算热闹。蛐蛐这档生意是越发不景气了。我又有一搭没一搭地和老板娘聊了会,便辞身离去。关了门,走在那条一如过往的尽头充满光线的昏暗过道上,一瞬间,忽觉时光荏苒,心头哽咽,难以言喻。 强帖留名,楼主新年好!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你的大黄还好吗? 山东银啊,祝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拜个晚年 祝新年快乐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