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鹦鹉小常识
又是一个鹦鹉热季(此热非彼热),本人从其它地方找来了一些资料,希望对大家伙有帮助!愿天下鹦鹉都幸福!愿天下养鹦鹉的人都快乐!愿天下人都快乐! 鹦鹉是人们喜爱的宠物,有些鹦鹉如大紫胸鹦鹉、葵花鹦鹉金刚鹦鹉鹦鹉等羽色艳丽,体态优美,经驯养后可模仿人语和表演技艺。过去饲养此类鸟是人们把它作为炫耀门第的象征,现在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中,成为家庭宠物,进入人们日常文化娱乐生活领域,成为陶冶情操、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内容。鹦鹉学舌,鸟学人说话在我国历史悠久,在《山海经》中记载有鸟 …… 能言人语。西汉的《礼记》中也提到鹦鹉能言不离飞禽。《玉壶野史》中还提过有只灵慧过人的鹦鹉,它能诵李白宫词,每当客人进来,它会响亮地呼唤 “ 上茶 ” ,并问寒问暖。后来主人出事坐牢半年才回家,对鹦鹉说 :“ 鹦鹉哥,我半年里很惦记你 ” ,不料鹦鹉却回答 :“ 你只不过囚禁半年,我却被关了几年 ” ,主人听后深有感触,立即放其归巢。唐朝武则天,饲养过一只白鹦鹉(可能是葵花鹦鹉)名 “ 雪衣 ” ,聪明绝顶,会念佛经的心经深受武则天的宠爱,将其养在金丝笼中,一天武则天对它开玩笑说 :“ 你若能唱语解说,我便放你归林 ” 。雪衣鹦鹉鹦鹉顿时兴奋异常,一会儿便朗吟道 :“ 憔悴秋翎似秃 … ,别来陇树发叶深。开笼若放雪衣女,常念南无观世音。 ” 武后大为震惊,只好开笼放生了。
1988 年在上海鸟类学舌比赛中,只有鹦鹉会说 :“ 你好 ” 、 “ 吃过饭了 ” 、 “ 大世界去了吗? ” 还会用英语说 “ 早晨好 ” 、 “ 你好 ” 、 “ 再见 ” 等,而且还会说 “ 林妹妹来了 ” ,使在场的观众个个捧腹大笑。
在国外美国鸟类学家杰纳养了一只羽色绝艳丽的鹦鹉,名叫 “ 贝蒂 ” ,能说 10 种语言,会说 “ 你好 ” 、 “ 晚安 ” ,还会用汉语说 “ 热烈欢迎 ” 等。在国外,鹦鹉还能协助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看到汽车超速,即会飞到汽车驾驶室的窗口用人语说 “ 慢行 ” 、 “ 停车 ” 等语言,对维护交通秩序起到很好的作用。
拟驯鹦鹉的选择
在众多的朗础中,我们必须根据其生理和智能特点进行选择,不了解鹦鹉础的生理特点和发音器官构造,盲无目的地驯鸟是难以成功的,如驯牡丹鹦鹉鹦鹉学说话,从已掌握的资料看是没有成功先例的,因其发音器官不具效仿人语言的能力,但可以驯其表演技艺。从驯养和观赏的角度看,能学舌的有大紫胸鹦鹉、葵花期蹈和金刚鹦鹉等,这与鸣管结构有关,这些鹦鹉的发声器官 “ 鸣管 ” 比较完善,有 4 对鸣肌,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发出鸣声,其舌头特别肥厚,前端呈圆形犹如人舌,说话较为灵活,所以能模仿人语。其他鹦鹉的鸣管和舌头构造不同,只可以驯其作技艺表演。
驯鸟应注意的问题
1. 学好养鸟知识
2. 养鸟容易驯鸟难。要认真学习养鸟知识,有一定的养鸟经验后,再驯鸟就容易成功,因为驯鸟是养鸟的高级阶段。
要与鸟交友驯鸟者必是爱鸟者,必须与所驯养的鸟作朋友,使鸟对人亲近,建立鸟对人的信任感和对主人的依赖性,才能有效地驯养,为驯好鸟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驯技得法 : 在鸟适应主人提供的生活环境后,驯鸟要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急于求成,尤其要控制好鸟的饮食,在保证鸟健康的前提下,适当控制其饮食,训练可在半饥饿状态下进行,使其处于求食听话,奖励食物条件反射是驯鸟的最佳状态。 (转) 鹦鹉咬人的改善
和人类的指甲一样,鹦鹉的喙也是属于角质的一种。主要由上下两边的喙组合而成,与头骨相接,使上下两边的喙能够分开做垂直的运动。
和人类的指甲一样,鹦鹉的喙也是属于角质的一种。主要由上下两边的喙组合而成,与头骨相接,使上下两边的喙能够分开做垂直的运动。因为喙是不断成长的,所以鹦鹉就需要持续地去使用喙来嚼食,才能使喙的长度磨成适当的长度 ( 如果过长会造成无法进食的状况 ) 。鹦鹉在将上下两边的鸟喙合并时可以产生相当大的压力,将坚果之类的果实咬坏就像吃派一样简单。
鹦鹉有咬人的习惯,通常是许多养鸟者最害怕或最不喜欢的一件事,被大型鹦鹉咬过的人应该可以了解鸟咬人的可怕。
鹦鹉咬人最常见的理由是因为他们在害怕,鹦鹉在肢体语言的表现就是一种了解他们行为的线索。当鹦鹉害怕时他们会藉由许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包括逃跑、尖叫、拍动他们的翅膀、发出嘶嘶的叫声、咆哮、做出奇怪的姿势、或者是咬人 !
可以使鹦鹉感到害怕或威胁的事情有,进入他们的领域范围 ( 跟狗一样 ) 、陌生人 ( 缺乏信任 ) 、环境的改变、在他们不想被打扰时去干扰他们、无预警发出的声音、突然的动作、嫉妒、消极意识的增强 ( 通常会变成一种习惯 ) 、主人的虐待、或者是被忽略等等。
另一个造成鹦鹉咬人的理由是基于保护他们的同伴。如果你为你们家的鸟选择了另一只鸟做为陪伴,且他们有危险即将逼近的感觉,他或她或许会试者去咬你或到处跑以期能脱离这危险的处境。你的鸟也可能会为了你的安全对陌生人新来的鹦鹉、新宠物摆出威胁的姿态。这时做主人的最好想办法使鹦鹉认识这些他不熟悉的人或事物,给你的鹦鹉足够的时间去接受并调整这些外在环境的改变。
鹦鹉也可能会因为缺乏注意力的那种挫败感而有咬人的行为,被忽略的宠物鸟在笼子里被关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后,可能会藉咬人的行动以对主人表现不满。多给鹦鹉一些注意力且也能常常放他们出来玩,相信鹦鹉咬人的行为便能克制不少。
荷尔蒙的改变会引发一些侵略感,进而咬人。鹦鹉在换毛或是在繁殖期荷尔蒙的改变会变的紧张、忧郁、暴躁,这些情绪的改变都可能会造成咬人或其它负面的一些行为。在这期间,注意你鹦鹉的肢体语言并不要去打扰他们,要有耐心,使荷尔蒙能够做正常的循环到结束。
(转) 不要让鸟儿站在肩上的10个原因
1、 对于长发的主人来说,发丝可能缠绕到鸟翅鸟脚而不自知,等到组织坏死才发觉 .
2、 没有人会忘了自己手臂上站了一只鸟,但肩上的鸟就可能没注意,不小心出门,鸟就飞了 .
3、 鸟站在肩上,主人眼睛,鼻子,嘴唇,耳朵等弱点都曝露在外,危险 .
4、 不用说,万一鸟大便,就直接落入衣领 .
5、 站在肩上,很难观察到鸟的肢体动作及心情,被咬活该 .
6、 鹦鹉若习惯站在肩上,久而久之会认为那是它的的盘,任何人接近它的的盘便可能受攻击 .
7、 出于妒嫉的鸟会咬人,但不一定咬外人,提供肩膀,但水性洋花,钩三搭四的主人可能被咬 .
8、 与主人目光平行的鸟,比较自以为是老大,若心有不如意,便可能咬人 .
9、 站在肩上的鸟,很容易躲到主人的颈背后,主人不易抓离 . 鸟可能误吞下耳环等饰品 .
(转) 鹦鹉的驯化我们一般按下列五点进行:
1 、培养鹦鹉对人的感情。鹦鹉是有感情的动物,只要经常给予添食,喂水,顺理羽毛,它就会听你的指挥,跟你学说话。
2 、早晨是学话最合适的时间,每天清晨是鹦鹉最活跃和最爱鸣唱的时间。鹦鹉经过一夜的休息之后,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学习效果也是最好的。
3 、安静的学习环境,鹦鹉学话的环境要安静,无嘈杂声以及他人说话的声音,这样可以使鹦鹉集中精力专心的学习说话。
4 、我们教鹦鹉的话要从简单到复杂,由短而长。在教它时,口齿要清楚,吐字要慢,并有连贯性。不能把一句话分成几句来学,教学礼貌用语的时候,语言要庄重。不能学骂人或无聊的话。
5 、诱食与奖励。教学时最好有两个人配合,一个作主人,另一个作客人。同时,以鹦鹉爱吃的食物对它进行引诱。客人来了,对着鸟笼说你好,请坐,客人走的时候,晃动一下鸟笼,引起鹦鹉的注意,说再见。并给它爱吃的苹果。让它形成一种条件反射。这样,经过 2 — 3 周的学习训练。鹦鹉就可以学会说简单的话语了,但仍然需要不断的巩固,等熟练流利之后再教学新的内容。
(转) 鹦鹉咬人的原因
若要避免鹦鹉咬人的行为,你必须去学习并了解鹦鹉的个性跟心情好坏。观察什么时候他们需要被关怀、什么时候需要隐私,这样子的话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就排除被咬的可能性。在鹦鹉的眼前规率的陈列各种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教导鹦鹉对新的物体、陌生的人、不熟悉的环境产生较高的信赖感。
许多年轻的鹦鹉经历过一个阶段:他们会探查周围的环境并从这个环境学习。在这个阶段鹦鹉会学习如何使用他们的喙并且不了解这种力量有多大。在这段时间教导鹦鹉不要咬人是很重要的。不要让鹦鹉细咬你的手指、耳朵、或者是身体其它部份 ( 就算是一点都不痛也不要 ) 。在雏鸟时期他们会把手指头当成食物。羽翼初丰的鹦鹉可能只是温柔地细咬,但是随者时间的增长,他们咬的力量会越来越大。这种训练必须要能一致,否则在鹦鹉突然被禁止细咬,他们一定会觉得很奇怪而被搞混,改善效果可能就有限了
当鹦鹉开始细咬你的时候,你要很明确地跟他说 “ 不可以 ” 、 “ 不行 ” ,然后你可以给他一些取代物咀嚼,转移对手指的注意力。这些取代物可以是胡萝卜、苹果切片、含有食物的玩具、一块木头、一块皮革等。如果这些东西没有办法取代他们对手指的注意力的话,可以温柔地对者他们的脸吹气并且说不行。有些鹦鹉很快就可以学习不咬人,但其它的则要费上好几个礼拜。
当你鹦鹉的肢体语言显示不想被干扰的时候,你就应该尽量避免去吵他。如果你的鹦鹉在打盹儿、将羽毛弄得蓬松、或者是朝着你的方向冲过来,就表示他在说「我现在很忙」。 如果你仍然不管这些动作并试着和他玩耍,那么你的鸟可能就会借着咬你以表现出他在那时不想受打扰的态度。
如果你的鹦鹉很用力地咬你,尽可能不要用消极的方式响应你的鹦鹉。譬如有时你大喊一声「唉唷」或者是其它的叫喊声都可能引起你鸟儿的兴趣,他们可能会继续地咬你因为想看到你相同的反应。
但如果你是朝你鹦鹉的鸟吹气并且坚定的说不要,但是经过了几个礼拜都不能使你的鹦鹉停止咬人,那么你就要进入另一个阶段了,在鸟儿咬了你之后,坚决地对他说这样是不对的,然后立刻将他放进笼子里以限制他的行动。并且完全地不要理他,不要与你的鹦鹉有任何言语上或视觉上的接触或互动。当你觉得时间够久了,就可以开始与你的鸟有所互动并且对其所表现出的好行为给与奖赏,如赞美或者是给他最喜欢的食物。
在这段期间,你也可以试着盖住鸟笼。这有助于平抚一只觉得受到侵略、害怕的鹦鹉。绝对不可以打他或让他倒在地上。这是一种污辱,会让你的鹦鹉受到身体上及精神上伤害。用 “ 地震 ” 或 “ 摇晃 ” 的方式,把鹦鹉平衡的握在手里,轻轻的晃动你的手臂,这样防止鸟儿咬人。在我看来,这两种方法都不利于鹦鹉情绪上的健康。这两种方法会教导鹦鹉,你的手不再是安全的栖息处,也会破坏鹦鹉对你的信任。
会乖乖听一个人的话的鹦鹉,如果会咬其它人的话,可以教他接受其它家庭成员或你的朋友。莎拉布蓝琪使用一种叫做 “ 传递鹦鹉 ” 的方法。人们坐在地上围成一个圆圈。教导每个人如何握住鹦鹉、抚摸鹦鹉、和鹦鹉说话。让鹦鹉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手里。在握住鹦鹉之前,人们要先用甜蜜愉快的声音对鹦鹉说话,之后再用轻柔但坚定的命令口吻得到他。鹦鹉之后应该被抚摸、使他安心、赞美他,让他得到一个良好的经验。几次之后小鸟就会适应社交生活,对人们友善。
在学会你的鹦鹉是如何使用肢体语言与你沟通之后,会使你更了解你的宠物及他 / 她的需求。这会加强你与你的宠物鸟之间的联结与信任关系。 鸟的常见维生素缺乏症
1. 维生素 A 的缺乏症
症状:缺乏维生素A的主要症状是:鼻子发炎、眼睑肿胀,眼睛视力下降,眼睛出现豆腐渣样的分泌物,有时上下的眼睑会粘在一起 。羽毛松乱。运动失调。有的鸟会发生干眼病,或者是一侧的眼球下陷,但是眼球还没受到破坏,还有视力,病情严重的会发生角膜穿孔,从而导致眼房液外流而失明。雏鸟缺乏维生素A时会出现生长发育的迟缓或是停止发育。
治疗:维生素A的缺乏可以用鱼肝油进行治疗,每天喂给它浓的鱼肝油一滴 ,连续用三天,便可以很快的治愈(眼球已经被坏的将无法治愈)。上下眼睑粘连或眼有分泌物时可以用 3% 的硼酸水进行清洗。
预防:在饲料中适当的添加一些青菜、水果或胡萝卜可以预防维生素A的缺乏,还可以添加鱼肝油,但是如果掌握不好的话会容易引起中毒。
2. 维生素 D 的缺乏症
症状:当维生素D缺乏时会影响鸟对钙的利用和吸收,出现羽毛粗乱无光泽、生长发育不良,喙、胸骨和爪弯曲或变形,严重的活动减少,腿无力,腿变形;常蹲伏休息。雌鸟产软蛋从而影响到 繁殖 。
治疗:每天喂一滴浓鱼肝油补充维生素D,连续用三天。在补充维生素D的时候还要注意的是有无缺钙的问题,可以在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添加贝壳粉和骨粉,以补钙。
预防:经常到室外去晒晒太阳,能促使鸟自行生成维生素D。但是要提醒大家:阳光透过普通的玻璃起不到促进鸟生成维生素D的作用。
3. 维生素 E 的缺乏症
症状:鸟缺乏维生素E时会发生头颈后仰,弯曲成 “S" 状,运动失调。虽然很想吃食,但实际已经很难吃进水和食物。有时突然触摸一下可能会导致鸟出现头颈后仰,并且头颈弯曲呈 “S" 的型状,站立不太平稳 ,有时则会倒地,稍微安静以后可能会恢复正常。随着病情的加重,几天便会死亡。
治疗:喂服维生素 E ,每次喂 5 毫克,每天 2-3 次。如果没有维生素 E 可以喂服植物油,例如花生油。如果是把植物油滴加到饲料中,那么饲料放置的时间不能过长,冬季不能超过 8 个小时,夏季不能超过 4 个小时。
预防:引起维生素E的缺乏的最主要原因是饲料存放的已经变质或者时间过长,应避免饲料变质、发霉。 鹦鹉生活小细节
1 、剪羽
剪羽是最直接最有效保护爱鸟的方法,防止幼鸟飞逃,以及飞行可能带来的危险和伤害(例如撞墙撞玻璃,或者飞逃后饿死、遇上动物等),每年因为这些原因令幼鸟致死的个案都是很多的,惨不忍睹,大家很应该引以为戒。当然有很多人对剪羽有不同意见,认为剪羽是抹杀了鸟的自由,但从科学角度看,鹦鹉没有自由的概念,要不要自由不是人类界定的,按鸟类学家的分析,鸟类包括鹦鹉的飞行,目的是为了逃避敌害和寻找食物,当没有敌害和食物充足的时候,翅膀就会退化,常见的例子就是鸡鸭鹅,野生的不会飞的鸟类例子也有很多,尤其是澳洲和新西兰这 2 个国家里面,就见证了不少这些例子,这里我不逐一介绍了,说这么多,目的只是告诉各位鸟友,鹦鹉的剪翅,并不会剥削鹦鹉的自由,不要用人类需要自由的概念套在鹦鹉身上,人类是人类,鹦鹉是鹦鹉,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剪羽方法有好几种,但我认为很多都不够科学,我只认同一种方法,就是把已经完全发育的初级飞羽从羽毛羽管处剪,每个翅膀从最外一根初级飞羽开始,剪 6-7 根,这个方法修剪后的鹦鹉翅膀比较美观,同时由于修剪飞羽后,残留部分藏于羽毛里面,鹦鹉在梳理羽毛时候一般不会发现自己的羽毛被剪,从而减低了鹦鹉对自己身体不全的心理影响。
剪羽的时间 ?
很多人问,什么时候为幼鸟剪羽为合适呢?一般我会介绍 2 个时间给他,让他自己选择, 2 个时间各有优点和缺点。
A 、幼鸟长好羽毛,飞羽完全发育后就马上剪羽,甚至看到幼鸟开始学飞的时候就要修剪,不过飞羽未完全发育的时候不能剪羽管部分,会剪到血管,造成流血的。采用这个方法,优点是大大提高幼鸟的安全性,不会出现撞墙、撞玻璃致死,或者飞逃的危险;但缺点是幼鸟失去第一次学飞的机会,肌肉发展、骨骼发展、下地缓冲、平衡性比较差,对心理有影响。
B 、幼鸟学飞后,能顺利熟练转弯和降落后才剪羽,这个方法与 a 相反,危险性比较高,幼鸟初初学飞的时候,控制转弯的能力很差,很容易撞墙受伤,而且主人不留意,很容易飞出窗外,若使用这个方法的,必须主人多花时间去监督幼鸟学飞的情况,关好窗户门口。优点是骨骼、肌肉正常发展,身体各方面发育也相对较良好。
使用 a 还是 b ,就要靠鸟友自己选择了。
2 、上脚环
本来打算写一下整个过程的,但考虑到整个过程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所以还是免了,有需要上脚环的鸟友,最好找有经验的人帮忙上,自己没经验不要乱来哦,很容易弄伤脚部的,而且上脚环之前的固定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鹦鹉是否都要上脚环呢?在国内,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无论你选择笼养还是架养,脚环也要上的,就算是笼养,当你遛鹦鹉的时候,脚环扣上鹦鹉带是一个负责任主人的做法
多年为鸟友上脚环的经验告诉我,上脚环应该注意下面这些问题。
a 、脚环断口的锋利的部位一定要磨平;
b 、脚环的接口一定要牢固;
c 、脚环的直径要掌握好,尽量比鹦鹉脚腕直径大 2-3mm ,预留空间方便幼鸟脚部发育和活动;
d 、不要用太粗、太软或者容易生锈的材料作为脚环材料;
e 、与脚环小 8 字连接的,应该是万向扣,而不是链子,链子应该是在万向扣之后;
f 、上脚环的时间不能过早,过早上脚环会影响幼鸟脚部发育,最好是 100 天以后,基本断奶或者断奶后上脚环;
G 、此外,给幼鸟使用的链子不能太重,但要注意结实。
3 、修剪指甲
鹦鹉指甲可以采用修剪或者磨 2 种方式去改善鹦鹉指甲很尖的问题,采用修剪方法的,就要十分注意了,因为指甲里面是有血管的,在强光照射下,你可以发现鹦鹉的指甲里面有血管,如果剪指甲太多,伤到血管就会出现流血情况。虽然剪指甲效率比较快,但由于危险性大,所以一般朋友我不建议采用剪的方式。磨指甲是比较安全的,主人可以用毛巾包裹鹦鹉,然后露出双脚,固定鹦鹉,就可以用工具为鹦鹉磨指甲了。或者如果能买到磨爪棍的,那么只要把磨爪棍安装在笼子里面,鹦鹉平时站立在上面,一段时间后,由于爪跟棍的摩擦,就可以达到磨爪的效果了。 幼鸟的断奶方法
断奶期是指雏鸟从完全由亲鸟或 人工 喂食逐渐转为自行进食的过程。这段期间对于雏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对那些由 人工 喂养的雏鸟而言,断奶期也充满了各种危险。
许多鸟友都认为一只从小用手喂养大的鸟儿是最佳的宠物和伴侣。但是,雏鸟期及断奶期的高损失率却带给许多爱鸟人 - 不论是新手或老鸟都曾有过痛失爱鸟的难忘的经验。因此如何帮助雏鸟安全,健康的度过离乳期,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希望藉由以下的介绍,可以帮助各位鸟友提升雏鸟的育成率。
第一阶段雏鸟
理想的世界中, 鹦鹉 雏鸟吃的应该是 100% 温暖、新鲜反刍的食物。喂食的间隔和量则因为品种而不同。 当雏鸟想要吃的时候就喂,累的时候就睡。所以牠们不需要所谓的 " 固定喂食时间表 " 。事实上,体重增加最快及最活泼的小鸟都是那些想睡就睡,睡醒了就有丰富的食物可以吃的雏鸟。
第二阶段雏鸟
还完全不会吃普通的食物,我们可以在辅育箱中放满满一碗的蔬菜及水果。事实上对于雏鸟们来说,牠们还无法真正的去吃那些东西,且也并不是为了提供雏鸟更多的营养,其主要作用在于可以利用这些新鲜蔬果的色彩及香味来刺激雏鸟的感官进而促进牠们的食欲。
一 . 断奶期转换食品包含:
煮过的去皮胡萝卜、小块的软马铃薯、芹菜或萝卜茎、面包屑等。转换食品是非紧迫性离乳过程中的必须品。它们很接近亲鸟在巢中抓给幼鸟吃的食物。通常在巢中的幼鸟并不仅仅吃亲鸟反刍的食物,事实上亲鸟也会用爪或喙抓一小块食物让幼鸟去学习啄和吃这些东西。
二 . 断奶期湿热食品包含:
一些软性的食物如煮熟的谷类 ( 保持在摄氏约 40 度 ) 、土司、香蕉泥、木瓜泥、芒果等。 湿热食品要用手指喂食,以模仿亲鸟用喙来喂一些块状食物。有些 繁殖 者会拿巢中长的最好的幼鸟来证明:亲鸟不只喂幼鸟吃反刍的食物;幼鸟的嗉囊中也充满了块状的成鸟食物。几天之后,幼鸟就逐步学会了啄食的乐趣,并且真正吃进去一点。我们还是一样继续相同手喂的方式,直到确定幼鸟们能够吃下足够量的成鸟食物、转换食物以及湿热食品才开始减少雏鸟食品的喂食量。
第三阶段雏鸟: 75% 手喂, 25% 成鸟食品
在一天喂四到五次的同时,我们就可以用转换食品与湿热食品开始教导幼鸟如何开始学习断奶。转换食品建议用另一个碗来喂 ( 可以尽量选用马铃薯喂食 ) 。然而,雏鸟的肢体协调性还不完全,不会用一脚抓住食物吃,所以我们每次只喂一点但要持续放入新鲜的食物。湿热食物通常在使用喂食器之前喂食,它的角色也逐渐重要。从手指间吃湿热食品给雏鸟一个练习用喙吃东西的机会。这是喂食器所无法做到的。当雏鸟开始啄食及吃进食物,我们会持续用雏鸟食品或湿热食品喂饱牠们的嗉囊。有一件事你要注意:牠们正在同时发展牠们的羽毛及骨骼系统。营养需求也较任何时期来的更高;此时毛管中充满着浆液,骨骼不断的成长。 繁殖的征兆
当鸟儿开始搬动干草、碎布、毛发、麻线或纤维之类的巢材时,表示繁殖活动即将开始。尽管大多数鹦鹉并不筑巢,饲鸟人仍要提供足够的巢材。
在繁殖期,有时可以发现已交配的鸟中的某一只开始每天都离开鸟舍,而且时间逐渐延长;走近鸟舍观察时,不必担心它们是否仍同时出现,这并不代表它们将抛弃巢中的卵。
雏鸟孵出后要提供额外的食物为育雏期补充营养,这些食物会使亲鸟短时间不专心育雏,但不久它们就会热切期待饲鸟人出现。此时绝不可在鸟舍中大肆的维修和清扫,以免鸟儿不安而将卵抛弃。
补充钙质——
雌鸟开始产卵之前,最显著的迹象之一就是取食墨鱼骨的数量增加。这种补充食物可为雌鸟提供额外的钙质,形成结实而健康的卵壳。
大多数的鸟类能自己嚼碎墨鱼骨的碎片,有些小雀鸟则需要另外刮成骨粉喂食。
明显变化——
在产卵前夕,雌鸟的肛门附近会出现轻度膨胀,特别是虎皮鹦鹉;雌鸟的粪便变得比平时更大,较为稀释并有更强烈的气味。这些变化并非表示健康有问题,而是雌鸟即将产卵的前兆,此阶段可将报纸铺在鸟舍的地面,便能轻易地除去粪便,减少对鸟儿的干扰。
鸟儿第一次筑巢时,也可能很紧张。因此,养鸟人家要尽量抑制自己的好奇心,不要一直去探看鸟巢,而且绝对避免将正在孵卵的鸟赶出巢箱。通常只要有人走近,就会使正在孵卵的鸟离巢一段时间。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