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两岸鸣虫称谓的区别
众所周知,由于大陆和台湾在政治形态,意识上数十年长期对峙,两岸的文化,语言发展至今,逐步形成了两套系统。虽然大部分台湾民众说的国语,和大陆老百姓说的普通话,在交流上并无大碍。但还是能很明显的感觉出不同。就好象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一样。
福建地区,由于和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方言相同,文化娱乐节目基本以台湾的为主,所以说起普通话来非常容易受台湾国语腔调潜移默化的影响。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当初在福建推广普通话教育时,没有考虑到实际执行的困难程度。生搬硬套盲目推崇儿化音。老师们原本就说不来,更导致了学生无所适从。
后来更容易上口的台湾国语腔调就逐渐在福建沿海地区流行开来。
台湾的国语腔,其特点主要是没有儿化韵,调平直,绵软。不刻意强调后ing.不发ZH CH SH改为 Z C S不刻意强调轻唇音F和H混发 对于福建人而言较容易学会。
当然在用词,语气 修饰方面和普通话区别也很明显。
用词方面,台湾国语溶入大量方言因素举几个例子 台湾说 塘鹅 大陆叫鹈鹕 台湾说凤梨 大陆叫菠萝 台湾说便当 大陆说盒饭 台湾说龟毛大陆说挑剔 台湾说脚踏车 大陆说自行车等等。。。。。。。。
形容词也不太一样,比如大陆说的倍儿堵 倍儿亮 台湾习惯说 超多超酷超亮。。。。。。。
说到鸣虫的名称方面,两岸的区别更是显而易见。
大陆喜欢把螽斯类的昆虫说成某螽台湾则喜欢说斯 下面就是常见的几只对照表
日本纺织娘中华宽翅骚斯
纺织娘 骚斯
日本条螽 褐背露斯
斑翅草螽 褐背细斯
悦鸣草螽 黑翅细斯
鼻优草螽 狭长细剪斯
似织螽 棘脚斯
巨大拟茅螽 大剪斯
拟叶螽 拟叶斯 等等。。。。。。。
蟋蟀类虽然大陆和台湾都称蟋蟀,但具体的每一种称谓也不尽相同。
例如 大陆说油葫芦台湾说眉纹蟋蟀
大陆说钟蟋,台湾说铃铛虫
大陆说异针蟋,台湾说油草蟋
大陆说双斑蟋,画镜 台湾说乌龙仔
大陆说花生大蟋台湾说大蟋蟀
大陆说竹蛉台湾说树蟋蟀等等。。。。。。 沙发撩特! 知识帖,占位 小弟一直以为,台湾文艺界的(新生代的不算),的确很优秀。
闲来无事,看看ZHOUYU兄的文字,一乐也! 科普贴,学习。 好帖,长知识了
去年看了一个台湾的关于动物的网站
里面讲螽斯类的都是某斯,与大陆的叫法真是差异很大 学习了 先顶了 ,明天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