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堂 发表于 2010-4-7 21:22:12

哥喝的不是茶是生活

[s:23壶壶

大圣齐天 发表于 2010-4-7 21:32:14

LZ好生活,好心情。壶嘛。。。。。。。

derekway 发表于 2010-4-7 22:49:25

长满豆豆的壶

蓝网童 发表于 2010-4-8 00:32:58

红泥调---“砖头”,砂料通透性应该很好,但是说句实话,也许真实用,兄弟不喜欢---

紫刀 发表于 2010-4-8 09:20:00

向大大们学习了引用第3楼蓝网童于2010-04-08 00:32发表的:
红泥调---“砖头”,砂料通透性应该很好,但是说句实话,也许真实用,兄弟不喜欢---

诸葛豆豆 发表于 2010-4-8 16:07:12

我来看看,学习并且学习

爱莲堂 发表于 2010-4-8 19:52:26

朱泥,表面以铺砂技法,在以古法「洗砂法」将表面朱泥浆洗开,留下若隐若现的段泥颗粒肌理质感。

三台山人 发表于 2010-4-8 20:56:25

这要在生活中砺练的,不是任何人不化工夫轻描淡写就随手拿一把壶,此壶泥,壶型,做工都一流.朋友好好学习吧!

蓝网童 发表于 2010-4-9 08:39:16

此壶制作工艺引起关注,兄弟经请教前辈专业人士,被告知以下结论:
浆料调入砂粒,密度较大
整体壶表处理或局部处理
海绵蘸水处理、细腻喷水枪处理
洗去浮表泥浆显砂......等等
号曰:仿明代水冲砂工艺
局部或整体浆掉砂显形成此等状态
壶内应与壶嘴色同不应露砂
真与古法比,偷工了,里外相同多麻烦
只是一种成型及装饰的手法而已
重在泥料泥质的选择,这最关键。

以上说法兄弟非常认同。

大圣齐天 发表于 2010-4-9 08:52:33

引用第6楼爱莲堂于2010-04-08 19:52发表的:
朱泥,表面以铺砂技法,在以古法「洗砂法」将表面朱泥浆洗开,留下若隐若现的段泥颗粒肌理质感。

学习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哥喝的不是茶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