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自珍集》之【拾叁】——紫气东来(谨以此文庆贺湖北鸟友俱乐部成立一周年
《自珍集》之【拾叁】——紫气东来(谨以此文庆贺湖北鸟友俱乐部成立一周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牋牋牋牋—— 唐 杜甫《秋兴》
“紫气东来,瑶池西望,翩翩青鸟庭前降。”
牋牋牋牋—— 清 洪升《长生殿·舞盘》
相传老子西行经过函谷关,当时函谷关的关令尹喜是个善观天象的人,他看见一团紫气从东方飘来,认为必有圣人来到,赶忙迎接。只见一位老人骑着青牛徐徐走来,这就是老子。后来他便恭请老子写下了千古名篇《道德经》。这就是成语“紫气东来”的来历。除此之外,北京的故宫原叫“紫禁城”,缘于紫微星垣。由此可见中国人历来认为紫色祥瑞,紫色在历代帝王和老百姓心中都具有非同一般的地位。
此次我打算与大家分享一把紫檀材质的绣眼亮笼,因此,本期《自珍集》以“紫气东来”为题。(题图由本人于2011年秋摄于武当山,当时山顶云蒸霞蔚,紫气缭绕,真不愧为道家仙境。)
【笼】
此笼由南通黄峰师傅利用紫檀制作,为团云门素光高笼。笼子距完成已经大约七、八年了,笼体包浆浑厚,色调深沉,呈绛紫色。木质上牛毛纹密布,若隐若现,其纹理如行云流水一般。
紫檀是明清以来帝王将相、达官贵人都十分珍爱的木材,主要用作制造高级家具及其它精巧器物。紫檀的材质致密坚硬,体重,入水则沉。其木色调呈紫黑色,微有芳香,深沉古雅,心材呈血赭色,多有空洞。紫檀具有光泽美丽的回纹和条纹,年轮纹路成搅丝、虎纹状,棕眼极密。
由于我国并不出产紫檀,因此其分类由历代工匠们口口相传,并无严谨的科学依据。比如常说的“金星紫檀”,清宫的紫檀家具大半是用此材而制。金星本来指紫檀木刨平后迎光闪现的金色光点,其在暗紫色的木材上常常以条状、点状闪现,这就是“金星紫檀”名称的由来。一般来说,金星多半闪现在新材或保存良好又十分干净的家具上,但年代一久,稍有污垢或包浆,金星则难以观察清楚。这时出现了与其同体而异名的名称——“牛毛紫檀”,它是指紫檀材料表面细如牛毛的棕眼,均匀而细碎。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一个重色,一个重形。今天大家常说的“小叶紫檀”,与历代所说的金星(牛毛)紫檀最为接近。紫檀特别是上包浆之后,色泽更加深沉浑厚。由于其纤维很细,很适合精雕。但本人认为,因紫檀木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如果雕花过多,会掩盖木质本身的纹理与色彩,反而画蛇添足了。
近期一些制笼师傅十分流行在紫檀绣笼上满嵌金丝回纹、铜钱纹,尽显高调、奢华并炫耀雕工和镶嵌技艺。而此笼不同,只是以绞丝金线对笼腔进行捆扎并用黄金制作脚垫,令其在紫檀幽暗的色泽中零星闪现出一抹金光,很好地反衬出了紫檀非同一般的高雅气质。
俗话说:“文养绣眼,武养画眉”。绣眼鸟的小巧、灵秀,自古以来博得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宠爱。精致的江浙绣眼笼更是符合了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成为他们书房檐下、琴几案头的玩赏之物。因此,我认为“灵巧”、“素雅”、“精美”才是绣笼应具备的品格,“低调的奢华”才是绣笼应具备的气质。
此笼为团云门,其运用XY材质惟妙惟肖地令一团吉祥洁白的云朵展现在我们面前,并与紫檀的色彩进行了反差对比,成为此笼的一大亮点。说到云纹,这是我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其寓意“高升”和“如意”。云纹中的“团云纹”出现于明代,与过往传统云纹相比更趋精致、复杂,讲究秩序感和对称性,尤其是双勾的处理方式,使得云纹在其发展历史中进入了高度图案化、装饰化的境地。因此,团云门因其婉转优美、富有流动性及动态美感,和香草门一样成为了常见的绣笼门花式样。此外,团云门也蕴含着“一团和气”的和谐之美,并与本集“紫气东来”的主题十分契合。
【杯】
我为此笼配置鸟杯主要从两点考虑。第一,色彩要明快,可与紫檀的色泽进行对比;第二,图案应活泼,能对冲紫檀笼具给人带来的过于沉重的视觉感受。因此,这套许四师傅制作的“黄地轧花粉彩皮球花”鸟杯是最适合不过的选择了。
此套杯子为翻口造型,纤巧俏皮;描金的杯口和杯耳与笼身上的金线、金脚遥相呼应。杯身上通过轧花技法令其立体感、装饰感更强。明黄的釉面施以粉彩皮球花纹,三三两两看似不经意地散落在杯身各处,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皮球花又称为小团花,因它形似皮球而得此名。皮球花的个头通常不大,它的排列往往构成“羽幺”、“二幺”、“三二”等格式,或整或剖、或叠或离,疏密有致。
【钩】
素笼配素钩是绣笼配置的基本法则。但普通的素钩体型往往过于纤细,很难镇住大气厚重的紫檀笼。因此,我选择了这把沪上高捷先生制作的素工笼钩。
高捷先生为其制作的每一把笼钩都在宣纸上亲笔题写“说明”,对其作品进行详细的描述,体现了海派文化的严谨和精细。我现全文抄录如下:
“《高记素工鸟钩》圆形制。鸭首,顶端一壁虎静待。钩身,素工圆形孩儿臂,中端刻云纹。圆底盘,光平地,边缘其漥线。底盘背面铭文:壬辰龙年冬日大痴高制。钩,净素圆润,置于笼顶呈霸王形态。”
此钩材质为“响铜”,是我国制作乐器的传统材料,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由铜﹑铅﹑锡按一定比例混合炼成,与磷铜有所区别。此钩经过高捷先生表面处理之后呈棕紫色,钩臂上的云朵纹与笼门上的团云纹相映成趣。钩首上,高捷先生精雕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壁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见到神奇的壁虎能够飞檐走壁,断尾再生,认为它能够降妖除魔,旺家兴财,是纳财的吉祥之物。因此,老百姓尊其为“壁虎龙”,而历代王朝还将壁虎命名为“守宫”。此外,人们还利用它与“必福”谐音,引申寓意为“必得幸福”。
底盘背面除了高捷先生的款识之外,我请他为专门题写了“周公好笼”四字,以兹表明我对江浙绣眼笼具的喜爱。
【配件】
杯托采用XY镂空技艺,与XY素光果叉、虫盒、镶头和双钱一起对门花起到了很好的呼应作用。压风为紫檀,并用金丝嵌以缠枝图案。
既然主题是“紫气东来”,那么顶板和扳指我便采用了“冰糖紫”色的DM。其中,顶板为四方倭角缩腰形,与圆形笼钩底盘构成“天圆地方”。此顶板平均厚度接近3毫米,置于笼上幽暗低调很不起眼。但透过阳光时,它便能绽放出绚丽夺目的纹理和色彩。扳指的整体厚度超过了6毫米,这样厚的材质十分稀少,有人推断它的“主人”年龄可能超过千岁,真是可遇而不可求。扳指和同料开出的勒子都以金线进行了镶嵌装饰。其中扳指两面分别嵌以“珍”、“玩”二字,体现了我对此套笼具的珍爱之情。
青鸟网是引领我进入笼具收藏的知名门户,湖北鸟友俱乐部的各位朋友更是我的良师益友。时值青鸟湖北鸟友俱乐部成立一周年,特发此文以兹祝贺和纪念。 111111 222222 333333 444444 555555 666666 777777 888888 99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