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无痕 发表于 2010-3-16 20:12:24

鹦鹉的早期教育 [转载]

早期教育
幼鸟的记忆决定着它今后一生的行为。大概有九成的伴侣鹦鹉是在其幼龄期就来到主人家的,于是本该由鹦鹉繁育者关心的幼龄鹦鹉的早期教育问题,就成为饲养伴侣鹦鹉的家庭需要学习的课程。
对于伴侣鹦鹉的调教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觉得不能宠着幼鸟,不要成天把它捧在手上,以免养成过分依赖人的习惯,对乱叫和乱咬人的行为在出现苗头时就应及时加以纠正;也有人认为幼鸟在尚未完全自立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安全感,什么样的细致照顾都是不过分的,只有当小鸟有了自信和安全感,长大后才会有健康的情绪基础,跟人的依恋性都会更强。培养伴侣鹦鹉要根据其不同的个性施以相应的方法,在调教时,恣意妄为的个体要经常给予约束,过分谨慎的则以培养自信为主,总之,应朝着性格稳定、情绪健康的方向努力.
在伴侣鹦鹉的早期教育中,有些用来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无效的:
一、惩罚无效。鹦鹉毕竟是一种智力不及人类的动物,它们不能理解某些带有逻辑性的做法,譬如说孩子做了错事,我们用惩戒的手段让他吸取教训,但鸟儿不会将不良行为跟受到的惩罚联系起来。

二、食物激励无效。用食物奖励鹦鹉的良好行为的做法对于伴侣鹦鹉反而是有害的。如果美食和某种行为形成了条件反射关系,鹦鹉为了得到美食就会不断重复“乖巧行为”,问题是,在居家的生活中不是每项活动都富有戏剧性的,有时候,鹦鹉老老实实地待着不出声就是我们所期望的,而这样的行为如何奖励就成了问题。用食物激励的结果往往是:鹦鹉不断重复“讨人喜欢”的行为,直到这种行为让你感到毫无新鲜感,甚至讨厌。我不赞成把鹦鹉训练成表演天才的做法,就好比它不停地在你耳边唠叨“你好”之类的话,也是一种骚扰。:

三、说理无效。时常看到人们抱着小狗,轻轻地对它说话,而小狗盯着你,似乎明白你在说什么。这完全是我们的自作多情,其实动物“读”的是我们说话时的情绪:你温柔地说“明天宰了你”,它依然摇头摆尾;而如果你咆哮着说“我爱你”时,它却夹着尾巴溜走了。伴侣鹦鹉的情况也类似,它们会根据你的情绪做出相应的反应小孩错事,我们可以和颜悦色地讲道理,而你用同样的方法对待鹦鹉时,我相信它会误以为你在安慰它而不是教育它。主人们应该用鸟儿能明白的肢体语言和明确的表情跟鹦鹉交流沟通。

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有趣地发现,跟主人生活久了的伴侣鹦鹉在很多方面与主人彼此相似,说明我们的生活方式对鹦鹉这样敏感的动物会有所影响,对幼鹦鹉的教育与其说是训练,还不如说是影响、感化更恰当些。

对幼鹦鹉的照顾也是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喂给它们温热可口的食物、抚摸它们、跟它们做游戏都可以让它们从你身上得到安全感,让它们自觉接受你是它们的“头儿”这样的事实,即使到它们成熟后,控制其行为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不要过分“溺爱”幼鹦鹉的建议是有益的。不是说鸟儿不需要人的关爱,而是我们的方法可能过于人性化,不符合鸟的实际需要。野生鹦鹉除了给幼鸟带来食物外,更给予生存技巧的指导,指导幼鸟学会如何找到和处理能吃的食物、如何区别和躲避天敌、如何与同类相处等。实际情况也证明,如果你只是和鸟一起玩,长大后它只把你当做玩伴,而只有在它成长过程中时时给予指导的,才可能成为它假想中的同类。作为伴侣鹦鹉的主人,我们不能用为人父母的做法去养育它,而是要站在鹦鹉的角度上,扮演“鸟爸爸”、“鸟妈妈”的角色,只不过所教的内容是如何适应人类的生活环境。

cwl 发表于 2010-3-16 20:46:59

辛苦了,鹦鹉早期教育很重要
大多选从幼鸟养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伊甸情缘 发表于 2010-3-16 23:25:53

学习了,很好

鸟爱人11 发表于 2010-3-17 19:48:08

学习了,很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鹦鹉的早期教育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