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笼大制作
据《河源晚报》报道,“销往全国各地都有。”日前,记者见到了紫金县附城镇城西村制作鸟笼已有17年的周红婷,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产品远销外地,她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随着生活的富足,一些人有钱有闲,玩个鸟儿再正常不过。而周红婷从事鸟笼制作已有17年了,她表示,鸟笼制作手艺很复杂,17年工龄并不算长,有些工艺到现在她也没完全掌握好呢。
小鸟笼大制作
如果你是一位养鸟爱好者,你家那个手工制作的鸟笼极有可能出自周红婷的手呢。周红婷告诉记者,紫金有不少爱鸟人,每天早晨都有很多人出来遛鸟,附近的爱鸟者也经常到这儿来谈鸟经、买鸟笼,但是鸟笼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出来的。
据介绍,一只鸟笼从上到下由笼抓、顶鼓、顶墙、身墙、线墙、笼栓、笼门、鸟荡、花窗、漏底及盘底构成。材料以苗竹为主,主要制作圆形大小两种鸟笼,大鸟笼需要56根笼栓,小鸟笼要52根笼栓。而鸟笼的制作先要把各个配件准备好,由顶端开始“组装”。如大鸟笼56根笼栓就必须在细小的身墙钻56个孔,而且每个孔之间的距离必须一样才能上下对齐,一旦一个孔钻歪了或钻坏了,这就给这道工序带来困难,甚至浪费材料。
“以前钻孔都是人工钻的,很辛苦,现在就由机器钻孔,但是要更细心,不然很容易钻坏。”周姨告诉记者,除了钻孔比较有讲究外,要让笔直的竹子弯曲也要有技巧和方法,做笼抓比较厚的竹子就需要用特殊通电工具烫才能弯曲,而其它配件就需要打磨后定型。在完成各道工序的准备工作后,最后才组装,制作好的鸟笼全都是由竹、木构成,没有一颗铁钉。
17年没完全学会
“一根苗竹大概就能做两只鸟笼,但是都是一批批做,而不是单独一个个来做,否则卖再贵也划不来。”周红婷介绍,他们每做一批鸟笼都会在300只到400只之间,4个熟练工共同制作的话需要两个月才能完成。
周红婷介绍,作坊里尽管多人都有十几年经验,但不是每道工序都能熟练掌握,“那个机器钻孔我就不熟练,我怕做得不好!”她告诉记者,这传统手工艺不是轻易就能完全掌握,最讲究的是“心灵手巧”,脑子要灵活,手工也要到位,两者配合才能完成好,她从事这门手艺至今17年了,觉得自己还有很多要学习的。
老行业遇新问题
人们都常说,手艺还是最值钱,但在周红婷眼里,制作鸟笼的手艺其实很平凡,“早些年生意会好些,这两年不是那么好做了。”她告诉记者,早些年在紫金制作鸟笼的小作坊不少,由于出现了可以规模化生产的铁制鸟笼,将手工制作的竹笼子逼进了胡同,原来不少的加工作坊都转行了。
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从外地进一根竹子加上运费,成本比起以前涨了不止一倍,做一只鸟笼批发价几十元,赚得不多,而且比较辛苦,这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同时,现在的规模化铁制鸟笼款式繁多,价格也实惠,对传统手工艺制作的鸟笼是不小的冲击,手工艺制作的鸟笼面临着市场的压力。爱好斗鸟的老李觉得,手工制作的鸟笼也不是没有市场,而是要在创新、质量上下工夫,向规模化发展,上档次、上水平,还是能走出一条更加宽阔的路。 路過看看 把紫金县制作的鸟发上来看看。 手工竹笼,目前走的是进入胡同的路,窄!前景应该是向美术协会的发展路子一样推进!這应该能盘活這一传统艺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