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珍集》之 【拾贰】 ——花开见佛
“宝婺光沉天上宿,莲花香现佛前身。”佛教中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
果酱最近新配置了一套笼具,灵感就是来自于“开花见佛”的道理,其主题便是“罗汉”与“莲花”。
“罗汉线”是中国传统装饰中的一种经典纹饰,简单说,它就是一种在物体表面,用倭角(缩角)的四方形(包括正方形和长方形)纹理进行装饰。在江浙绣眼笼上,罗汉线也是很常见的装饰方法。工匠们通常在笼子的底档、腰档、顶档、顶梁、板笼顶板甚至门锁等部位,精心雕刻出细细的罗汉线,对笼具进行装饰,令原本就很纤秀的笼具显得更加精美、灵动。古人为何将这种装饰方法叫做“起罗汉”,果酱经广泛考证至今尚未得到准确的答案。也许这种装饰与佛教中的自觉者——“罗汉”有些渊源吧?
“罗汉”,是佛教中对“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即自觉者。相传罗汉本为佛教小乘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修行的最高果位。但是在佛祖释迦牟尼的规劝和鼓励下,所有罗汉们纷纷回小向大,“往世不涅”,帮助维护大乘佛教,于是在大乘佛教里罗汉们也有了他们新的地位和作为。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佛教认为,获得罗汉这一果位即断尽一切烦恼,应受天人的供应,不再生死轮回。
在中国寺院中常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在唐代〔法住记〕载,谓佛陀临涅盘时,嘱付十六大阿罗汉,自延寿量,常住世间,游化说法,作众生福田,故佛寺丛林里常雕塑罗汉像,供养者众。十八罗汉乃世人于十六罗汉外另加降龙、伏虎二罗汉。而五百罗汉,通常是指佛陀在世时常随教化的大比丘众五百阿罗汉,或佛陀涅盘后,结集佛教经典的五百阿罗汉。罗汉像因无经典仪轨依据,历代艺术家们在绘画和雕塑上都依据自己的理解来创作表现,但通常都是剃发出家的比丘形像,身着僧衣,简朴清净,姿态不拘,随意自在,反映现实中清修梵行,睿智安详的高僧德性。特别要提到的是五代时高僧贯休大师,他所绘的十六罗汉像姿态不拘,形骨奇特,胡貌梵相,曲尽其志,为历代罗汉画像中之名作。
“莫吟柳絮惊人句,好向莲花见佛身。”
莲花 ,是圣洁、清净的象征。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便可到处看到莲花的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庙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佛座称为“莲花座”或“莲台”;结跏跌坐的姿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势,称为莲花坐势;佛教宣传的西方极乐世界,比作清净不染的莲花境界,故称“莲邦”;《阿弥陀经》描写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佛经《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都是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东晋东林寺慧远大师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佛教结社称为“莲社”;佛教净土宗主张以修行来达到西方的莲花净土,故又称“莲宗”。总之,莲与佛教结了不解之缘,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莲为代表,可以说莲即是佛,佛即是莲。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因此佛经中常常将莲性比为佛性。《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户罗波罗蜜下》说:“比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从四十二章经》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所以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
介绍完罗汉和莲花,现在说说果酱的这套笼具吧。
【笼】
这套笼是陈传发师傅的竹制“香草门花门花脚起罗汉线”一板一亮套笼。此笼最大的特色就是“纤秀”。笼子的香草门花纤细、空灵、飘逸,仿佛是小溪中丝丝青草,随着潺潺的水波舞动了起来。再看笼子的底档,其宽度几乎只有普通笼的一半;其它部位包括腰档、顶档等部位也是纤细到家。最“惊险”的是,传发师傅还要在这么纤细的部位上雕刻出笔直、工整、精美的“罗汉线”;此外在底档上还要透雕出相应比例的香草纹“花脚”,而笼脚的直径也比一般笼子要细得多,其精湛的制作工艺真是令人佩服!这样一来,整个笼子上手非常的轻,感觉比通常所说的“二两半”还要飘逸。
【杯】
为了配合“花开见佛”的题材,果酱为高笼和板笼分别配置了乐善堂早期传统飞碟缸型的两套鸟杯。
其中,高笼里果酱配置了自己最为珍爱的乐善堂矾红“罗汉图”(也称为“五老图”)。画面上祥云蒸腾,香烟缭绕、蝙蝠翻飞。粉碟和水杯上一共描绘了五位神态各异的罗汉,他们跏跌而坐、神态安详、若有所思;火红的袈裟和佛光与艳丽的霞光遥相呼应,衬托出了无比庄严和神圣的氛围。
板笼里,果酱配置了乐善堂同样缸型的一套粉彩“莲花图”。画面中,一朵色彩艳丽的莲花在碧绿的荷叶下悄然盛开;几条芦叶随着清风轻轻地摇摆;晚霞中的红蜻蜓仿佛已经参透了“一花一世界”的禅理,静静地伏在荷叶上,在享受着池塘边的宁静与安详。
【钩】
果酱给高笼配置的钩子是沪上制钩名匠顾伟明先生的作品。为“白铜回纹莲花盘、竹节点金臂,鲫鱼背鹤首”绣眼钩。小顾的竹节点金钩通常从臂到首均为连贯的竹节形式。像这种鹤首与竹节的“二合一”作品可以说是小顾钩中的“异类”。也许多玩家对此不以为然,然而果酱“很喜欢”。首先,此钩莲花盘呼应了此套笼具“花开见佛”的主题,由竹节“幻化”出来的鹤首,令整个钩子显得更加秀气,同时也寓意着“法无定法”的无常。
【圈】
一大一小果冻色******材质的扳指纹,用鲜艳的如意纹红珊瑚勒子及牙珠做点缀,奢华却又低调,简约却不简单。
【配件】
亮笼的顶板由一块非常少见的...........所制。四方缩角,表面抛光及弧度处理非常到位。板子肥厚、通透,天然形成的海豹纹“漂浮”在厚厚的琥珀色的板子里,呈棉絮状,如同天空中漂浮的彩云,迷幻至极!
果叉和虫盒为兴义的作品,竹制起罗汉线,小巧工整,与笼子浑然天成。
最后说说跳棒,这是果酱专门请武汉的工艺名家“老杜”先生按照笼子“香草花脚”的样式特制的。果酱为了这两对儿跳棒等了差不多整整一年,但是工艺没得说,感觉很值得啊!
香遍三千与大千,香莲能结佛姻缘。何人梦中跏跌坐,一夜同参画里禅。
一套笼具,一个世界,真如本性,心如青莲。果酱自己喜欢,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11111 222222 333333 444444 555555 666666 777777 888888 999999